无障碍阅读
|
手机版
您的位置: 首页 >工会>详细内容
目录
目录X

苍溪县工人文化宫获评首批全国标准化工人文化宫背后的故事与情怀

来源:51网 发布时间:2023-12-07 15:13:36 浏览次数: 【字体:

51网讯(牛军 赵海传 记者 张宸菱)日前,中华全国总工会发布首批全国标准化工人文化宫名单,攀枝花市工人文化宫与苍溪县工人文化宫位列其间。作为县级工人文化宫,苍溪县工人文化宫获评背后有着怎样的故事,建设运营又有怎样的特色?11月28日,记者来到苍溪县工人文化宫探寻答案。

苍溪县工人文化宫经历过异地重建的过程。自立项以来,苍溪县总工会召集专业人士进行反复论证、面向职工群众公开征集意见、走进先进县市区学习积累经验,设计图纸三易其稿,将最初设想的集办公与职工文化体育活动于一体的综合性办公楼最终确定为集文化、体育、教育培训、拓展训练等多种功能为一体的综合性职工文体活动中心。

为确保项目质量和进度,苍溪县总工会指派两名专人,实行坐班制,每天坚守在工地,盯住工程施工每个环节,督促工程进度、检验工程质量、检查安全防护,及时协调解决项目施工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2019年5月,占地面积13540平方米(政府划拨)、建筑面积14463平方米的苍溪县工人文化宫竣工并正式面向社会开放,设有篮球、羽毛球、健身、游泳等体育场馆10个,职工培训学校1所,院线影院1家,职工书屋和心灵驿站各1个,金融教育、应急培训基地2个,婚恋服务平台1个,职工拓展训练中心1个,为职工全方位文体活动服务提供阵地保障。

“早在工人文化宫重建项目启动之初,我们就已经在思考运营模式。”苍溪县总工会相关负责人带领记者逐一参观介绍,在“自建自管”的职工影院前聊起协调开办时的奔波,在“他建他管”的游泳馆外与管理者交流,醒目的工会标识一路可见。

面对县级工会人员、资金相对紧张的实际情况,苍溪县工人文化宫仅3人的管理团队,就让17个场馆全天候有序运行、每年10余场大型活动顺利举办,正是得益于运营模式的调整。

“把专业的事交给专业的人来做,这是我们一直以来践行的理念。”苍溪县总工会相关负责人说,在工人文化宫重建后,结合各场馆已规划的功能用途,他们开始面向社会公开招引专业合作机构,逐步探索“工会+协会”合作的方式,场馆的装修、管理及日常运行由合作方承担,既减少了县总工会的投入成本,又提高了场馆运行的专业化水平。开发建设的“苍溪职工之家”APP服务号,则既为职工提供了普惠活动预订、文体比赛报名等线上服务功能,又实现了普惠资金的科学精准管理。

在苍溪县工人文化宫,“自建自管、自建他管、他建他管、共建共管”四种运行模式逐步成形,“智慧工会”建设与普惠活动有机结合,推动了对“两性两化”的先行尝试与完善。“靠‘摸着石头过河’一步一步走到今天,这个过程属实不易,但看到今天的苍溪县工人文化宫,我觉得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苍溪县总工会相关负责人由衷感叹。

充分征求职工想法意愿,开展形式多样的职工素质培训,是苍溪县工人文化宫的特色。至今已举办乒乓球、游泳、书画摄影展、阆(中)苍(溪)南(部)一体化协同发展职工运动会等各类文体比赛30余场次,组织进行茶艺、国标舞、摄影等素质提升培训班15期。职工群众从中实实在在受益,也增添了工人文化宫“工”字品牌的影响力与美誉度。

11月28日,新一期茶艺、瑜伽、声乐培训班正式开班。机关职工唐丹从刚刚结束的普通话培训班无缝衔接到了茶艺课堂,作为苍溪县工人文化宫的“铁粉”,唐丹家中“优秀学员”证书已经存起了四五本。“每次开班,只要时间合适我都会报名,从中学到的很多东西,也为工作开展提供了帮助。”唐丹说着,当即展示起不久前掌握到的“尖音”读法。在一堂堂课中找到同好、学会表达,重新认识自我,是对她最深刻的积极影响。

对于教师李艳玲来说,如今每天在苍溪县工人文化宫打几局乒乓球已经成为了生活的一部分,她在这里将乒乓球从“会打”练成了“特长”。她笑谈起自己有一次到外地出差几天回来,第一件事不是回家休息,而是马不停蹄地来到工人文化宫,参与一场乒乓球比赛。“朋友都笑我说工人文化宫才是我的‘家’,在我心中,这里也确实是像家一样温暖的地方。”

“建好管好用好工人文化宫,既要有开拓创新的思路,也要有敢做敢为的胆识,既要有以会员职工为中心的导向,也要有为党政分忧的政治担当。”苍溪县总工会相关负责人总结道。“满足职工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工人文化宫做优做强的出发点,工会不断攻坚克难、开拓创新的动力来源。

立足“工”字特色、肩负重要使命、坚定前进信心,在四川省总工会的带领下,苍溪县工人文化宫正一步一个脚印把美好蓝图变为生动现实,让工人文化宫真正成为“会员职工了解工会的窗口,工会服务会员职工的阵地”,成为新时代职工的“学校”和“乐园”。

编辑:pxj
分享到: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