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阳旌阳区总工会用“三新模式”促“三变改革” 激发小三级工会新活力
51网讯(杨成媛 记者 高贵富)近年来,旌阳区总工会始终坚持以职工需求为出发点,以服务实效为目标,大胆尝试“三新模式”改革。采取了一系列的创新措施,有效激发了“小三级”工会新活力,为职工群众提供了更为全面和精准的服务。
用“逆向思维新模式”促“强基引入体系变革”,实现组织全面强化、经费精准投放、宣传深入人心。以“逆向扶持”做好建会入会保障。以街道工会为重点,对工作活力强、职工群众集中的街道,加大工会经费扶持力度,同时,解决“小三级”工会经费少、建设职工阵地不精的问题,由区总工会全款保障在职工密集的街道建设共享型服务阵地。此外,配备专职工会工作者,协助街道工会做好各项工会工作。以“逆向创新”建立精准管理体系。实施工会双平台数据联动,对企业、职工等分布情况进行分析。
与税务体系连通筛选未建会企业数,打造会员入会转会一键办理功能。同时,以街道工会为重点开展拉网式排查,通过走访企业进行建会入会以及换届选举指导,引导村、社区充分发挥片区兜底作用,最大限度的吸纳工会会员。截至目前,区内街道工会涵盖基层工会组织380余家、会员3.2万人。以“逆向需求”强化入会意愿。破解建会入会积极性不高、认知体验不足的难题。两年来,开展建会入会、普法等宣传宣讲活动50场次、发放宣传资料2600余份,广泛宣传建会入会的意义和进展成效,增强职工群众及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群体的入会意愿。
用“前置服务新模式”促“服务流程体系变革”,实现服务前置优化、需求精准对接、维权高效便捷。从“建会等服务”向“挂牌即服务”转变。打破传统服务理念,采取“先服务再覆盖”的工作方式,凡是在旌阳挂牌成立的企业,无论是否建会,都是服务对象,指派专兼职工会工作者进行建会指导。
结合节日及“四季送”品牌活动,面向职工群众开展送岗位、送清凉、送助学、送温暖等帮扶慰问活动,近两年,共走访慰问6000余人,发放慰问金及慰问品120余万元,让更多的企业和职工知晓工会、了解工会、认可工会、加入工会。从“大众式服务”向“定制式服务”转变。以蹲点工作为契机,带着课题深入基层、深入一线,有针对性的收集职工所需,优化服务流程和服务内容,提升服务便利性、精准度。如携手协会和行业工会联合会,组织商场信息员110余人开展职业技能、普法和安全培训。课程内容紧贴职业特点设计,既传授实用职业技能,又增强法律意识、安全意识。从“单一性服务”向“综合性服务”转变。
以“跳出工会看工会”的思维,摒弃以往“单打独斗”的传统模式,积极构建起“工会+政法+N”的劳动领域政治风险预警机制;针对劳动纠纷,构建起“工会调解+司法援助+人社仲裁+法院快审快判+检察院监督+N”的一站式劳动纠纷化解机制;针对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维护,构建起“工会+社工部+N”的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维权服务机制。今年以来,通过多元联动,化解劳动纠纷210起,服务新就业形态劳动者460人次,职工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提升。
用“零距离服务新模式”促“数字转型体系变革”,实现积分普惠乐享、阵地服务贴心、预警机制完善。“小积分”乐享工会福利。职工只需在旌阳频道上完成实名制认证,到指定的阵地进行打卡签到,就能够获得积分奖励,职工可以使用积分参与线上抽奖,线下在职工阵地引入积分自助兑换机终端,日常学习所得积分可根据喜好兑换饼干、饮料及方便面等食品,让职工体验“自选式”普惠。
“小阵地”提供工会智服务。与户外劳动者们加强沟通交流。在人流密集的万达商圈引入了智能管理系统,升级为24小时无人值守驿站,此外还配备了充电宝、按摩椅等。通过旌阳积分,让他们在劳动者驿站感受“解压式”生活服务。“大平台”多元化解矛盾纠纷。区总工会在蹲点的街道工会,多次走访并对接区属相关部门,于2024年4月成功入驻旌阳区社会治理中心,综合运用一站式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平台,对劳资纠纷、婚姻家庭等八类重点关注事件进行预警,预警事件横向推送至相关部门,纵向推送给属地镇(街)、村(社)和网格,以协商、沟通等手段,化解劳动纠纷和职工队伍稳定隐患。为职工提供贴心、暖心、精准的服务,以多方位综合性的服务擦亮了工会“娘家人”金字招牌。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