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江县总工会“三维”发力推动劳动争议多元化解工作提质增效
51网讯(吴豪 记者 高贵富 )近年来,中江县总工会始终锚定维护劳动领域政治安全底线,以新时代“枫桥经验”为指引,通过源头预防、机制联动、精准服务三维发力,构建劳动争议多元化解新格局,实现职工涉访零发生,为平安中江建设注入坚实“工”力量。
源头预防:筑牢争议化解“第一道防线”
坚持“预防为先”理念,将工作重心前移,从源头上减少劳动争议滋生土壤。
中江县总工会联合县人社局、司法局等部门开展和谐劳动关系“春风行动”法治宣讲,深入 60 余家民营企业开展各类劳动争议普法讲座等服务活动20余场,发放宣传资料3000 余份,现场接待职工群众咨询800余人次,精准收集企业与职工在法律保障、法律服务、法律风险防范等方面的需求问题37个。
同时,依托“农民工工资支付监控预警” 等平台,联合人社、公安、法院等职能部门建立违法行为早期干预机制,重点排查化解拖欠劳动报酬等问题。同步加强企业信用“事前”监管,分类评估企业劳动保障守法诚信状况,从源头介入化解潜在纠纷。2024年以来,累计排查用人单位 184 次,受理并化解举报投诉案件54件、欠薪线索平台案件263件、德阳12345信访平台案件403件。
机制联动:构建多元共治“协同新格局”
以机制建设为抓手,凝聚部门合力,形成“上下联动、左右协同”的争议化解闭环。
联合人社、司法、法院等部门成立“一站式”劳动纠纷多元化解联运调处中心,实现调解组织、调解员统一管理。在凯州新城和中江高新区两大工业园区设立法务区,筑造前沿阵地。依托乡镇综治中心建立乡镇劳动人事争议调解组织30 个,构建“一心两区多点”三维一体的县域调解网络。今年以来,协调处理来电来访欠薪案23件,涉及职工(农民工)412人、金额674.32万元,结案率100%。
建立信息共享机制,由调处中心梳理成员单位数据形成动态工作台账,实现信息互通;完善会商研判与定期调度机制,不定期分析矛盾风险点,每季度召开调度会推进工作;落实联动处置机制,调处中心协调,成员单位立足职能专业处置各类事件。2024年,通过“三机制”妥善安置凯州新城某企业 43 名被裁职工,有效化解潜在风险。
全域覆盖:织密维权服务“零死角保障网”
构建“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维权服务体系,确保不同地域、不同场景的职工诉求都能得到精准响应。
在上海、杭州、潮州、成都等8地设立驻外农民工服务站,配备专业律师,为在外中江籍务工人员打造“离乡不离家”的维权后盾。2024年以来,中江县通过服务站成功调解欠薪、工伤等矛盾纠纷 12 件。
成立德阳市首个县级工会职工维权律师团,全天候响应职工需求。在县总工会职工服务中心同步设立劳动纠纷调解室,维权律师周五全天坐班。近年来,律师团免费办理劳动争议案件330余件次,帮助职工挽回经济损失2000余万元。
深化“互联网 + 调解”模式,充分利用互联网、大数据等信息化手段,对接联动法院调解平台与劳动仲裁在线调解平台,整合工会、网信、信访、人社等多方资源,高效赋能劳动纠纷多元化解联运调处中心,实现劳动纠纷在线“一站式”化解。全县通过全国劳动人事争议调解服务平台受理案件81件,办结率达100%。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