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阅读
|
手机版
您的位置: 首页 >工会>详细内容
目录
目录X

洪雅林场“职工小家”:用“家文化”凝聚林业人的绿色坚守

来源:51网 发布时间:2025-08-05 13:41:52 浏览次数: 【字体:

51网讯(冯玉芬陈霞记者刘聪)海拔1382米的玉屏山巅,一场别开生面的红色教育微课堂正在进行——90后护林员小朱听着老党员讲述30年前林业人徒步巡山的奋斗史,看着无人机巡护画面里绵延的林海,对守护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有了更深的感悟。

图为林场职工小家挂牌 图为林场职工小家挂牌

这里是眉山市洪雅县国有林场的“职工小家”,也是该林场以“家文化”激活基层治理的生动缩影。

从1个到8个:绿色屏障里的暖心网络

洪雅县国有林场始建于1953年,现有职工328人。2017年改革后,林场以“全国模范职工阵地之家”(占地近500平方米,含智能按摩椅、健身器材等设施)为示范,推动“职工小家”向基层延伸,目前已建成8个功能完善的“小家”,覆盖2000余名林场及周边单位职工。

“这些‘小家’建在管护站旁,既是健身房、阅览室,也是议事厅。”林场工会主席冯玉芬介绍,阵地由县总工会等周边单位共建,成为深山里的“暖心港湾”。

思想引领:把课堂搬进森林步道

在玉屏山职工小家,“生态课堂+”模式让理论学习更接地气:老党员结合30年护林经历讲述初心,组织职工沿步道识别珍稀植物、参与古树认养,将巡山日志转化为践行生态文明的实践。

“无人机巡护效率高了,但老经验依然管用。”市级劳模许祖贵带着90后徒弟王强操作林火预警云台时,总爱念叨这句。针对职工“老龄化”问题,林场创新“师徒结对+高校实训”模式——与川农大共建技能基地,开设成人教育班,近三年青年职工在技能竞赛中获奖占比超60%。

活力激发:1+5+N模式激活林区生活

曾经“单调枯燥”的林区生活如今充满欢声笑语。各“职工小家”配备健身器材、乒乓球台,工会推行“1+5+N”活动模式(机关工会引领5个职工小家),组织森林防灭火竞赛、珍稀动植物摄影展、亲子参观博物馆等活动。

图为林场厢子岩管护站自发举行比赛 图为林场厢子岩管护站自发举行比赛

“以前下班只能看电视,现在能健身、参赛,还能和同事聊聊工作。”厢子岩管护站职工张大哥说。

暖心保障:微心愿里有大情怀

“高海拔管护站装了暖气,食堂饭菜热乎,干起活来浑身是劲!”岩盐洞职工小家的刘师傅感慨。

林场搭建“大家连小家”服务矩阵。通过“职工诉求直通车”完成37个“微心愿”,改造办公及宿舍7000余平方米;设立“关爱基金”帮扶患病职工300余人,每年全员体检并建立健康档案;为宿舍加装热水器,让巡山归来的职工能洗上热水澡。“职工需求在哪里,服务就跟进到哪里。”冯玉芬说。

图为林场员工在全国模范职工之家 图为林场员工在全国模范职工之家

这些散落在青山间的“职工小家”,既是森林防火的前沿哨所,也是技能提升的练兵场、情感联结的温馨港湾。据悉,洪雅林场的经验已形成“示范引领—基层延伸—多元服务”的可复制模式,为全国林业系统职工之家建设提供了“洪雅方案”。正如护林员小朱所说:“在这里,我们守护的不只是树木,更是一份有温度的事业。”

编辑:
分享到: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