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充嘉陵区:暑期实践活动助力非遗传承
51网讯 (记者 魏勇)一群学生将红纸折叠翻转,剪刀游走间,传统的"喜鹊登梅"纹样与当代动漫元素奇妙交融。这幕场景是南充市嘉陵区"非遗活态传承"暑期实践项目的生动缩影。8月27日,南充市嘉陵区文化馆内,来自西南交通大学、西南石油大学、西华师范大学和南充高级中学的80余名学生,正拿起剪刀,沉浸式体验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嘉陵剪纸”的独特魅力。
“以前觉得剪纸是奶奶辈的手艺,没想到自己一上手就停不下来!”一位来自西华师范大学的同学兴奋地展示着她的剪纸处女作。在剪纸艺术家杜华江的带领下,学生们先参观了精美绝伦的剪纸作品展,聆听每幅作品背后的文化故事,随后通过教学视频学习了基本的剪纸技法。在让同学们期待的实践环节中,每个人都在老师的指导下完成了属于自己的剪纸作品。
“这不仅是一门手艺的传承,更是一种文化自信的建立。”嘉陵区文化馆工会负责人表示,嘉陵剪纸作为南充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近年来通过寒暑假实践班等形式,成功吸引了近千名青少年参与体验。这种“活态传承”模式,让古老技艺从展柜里的静态陈列,变成了可参与、可体验的动态文化课堂。下一步,嘉陵区文化馆将继续开设青少年剪纸课程,让更多年轻人在一剪一刀中感受传统文化魅力,为非遗传承注入源源不断的青春力量。
编辑: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