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眉山“中国工人大思政课”走进职院:大国工匠甘俊林现场传授“螺丝钉里的强国密码”
51网讯(记者 刘聪)“把螺丝拧得比标准还牢,焊缝焊得‘天衣无缝’,零件精度磨到比头发丝还细——这不是科幻电影的超能力,而是大国工匠甘俊林的日常。”9月28日,由眉山市总工会主办的“中国工人大思政课·四川篇”暨眉山市劳模宣讲活动在眉山职业技术学院开讲,此次活动将“劳模课堂”搬进高职院校,四位来自生产、教育、法律、农村一线的劳模先进用“沾泥土、带露珠”的奋斗故事,为280名师生及工会干部烹制了一堂“有温度、有硬度”的思政大餐。
劳模在现场分享各自的奋斗故事
活动现场,“大国工匠”甘俊林的讲述引发强烈共鸣。作为中车眉山车辆有限公司首席技师,这位与钢板、螺丝打了半辈子交道的冷作钣金工,用朴实的话语诠释“工匠之道”:“我没什么惊天动地的口号,就是要把每颗螺丝拧到极致,让每道焊缝成为艺术品。”
“劳模不是‘高不可攀’的明星!”教师沈卫东分享乡村执教经历时,台下学生频频点头。律师方秀莲则用法律援助案例证明:“每个行业都能成为守护公平正义的‘工匠’。”
在随后的圆桌访谈中,甘俊林与律师方秀莲、教师沈卫东、村主任刘如祥组成“跨界劳模团”,围绕“劳动精神的传承与创新”展开热议。当被问及“中国制造如何走向世界”,甘俊林指了指在台上的另三位劳模:“需要千万个像我们这样‘死磕细节’的手艺人——你把零件做到零误差,我让服务暖到心坎里,他教出更多‘大国小匠’。”
活动结束后,有学生围住甘俊林追问技术细节:“如何练就0.01毫米级的精度?”“遇到反复失败怎么办?”甘俊林笑着展示布满老茧的手掌:“每天多练100次,失败100次就总结100次——手艺人的‘捷径’就是脚踏实地。”
“这堂课颠覆了我对‘工人’的认知!”眉山职业技术学院机械专业学生杨皓明攥紧笔记本,“以前觉得学技术枯燥,现在明白‘把简单事做到精致’就是了不起的成就。”东坡区工会干部时引感慨:“劳模们用行动证明,坚守初心就能在平凡岗位绽放光芒。”
眉山市总工会相关负责人表示,此次将“大思政课”搬进职业院校,正是要用“身边榜样”的力量扣好青年职业第一粒扣子。“这些从眉山土地上成长起来的劳模,比任何教科书都更有说服力。当‘劳动最光荣’的理念深植学生心中,就能为制造强市注入源源不断的青春动能。”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