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宁气排球,让运动成为职工的“快乐密码”
认识气排球:一项纯正“中国制造”的运动
气排球运动是一项集运动、休闲、娱乐为一体的群众性体育项目,其打法和记分方法与竞技排球基本相同。
作为纯粹的“中国制造”,气排球起源于1984年,由呼和浩特铁路局集宁分局职工创造。他们组织离退休职工用气球进行比赛,并取名为“气排球”。气排球由软塑料制成,类似排球但比普通排球轻且大,比赛场地一般采用羽毛球场地。球网高度男子为2米,女子为1.80米,混合比赛为1.90米。比赛双方各有5名队员,运动适量,适合各年龄层次人士进行强身健体。
气排球运动在我国已有长足发展。2017年,气排球成为全运会正式比赛项目。2023年,国际气排球联合会在悉尼注册成立,并举行了首届世界气排球锦标赛。
长宁实践:全民健身的亮丽名片
近年来,长宁县气排球运动蓬勃发展,多次在国家级、省市级赛事中斩获佳绩。
长宁县职工气排球赛于2019年正式启动,至今已连续举办六届,吸引了全县117支参赛队、1500余名职工参与的体育盛会,不仅展现了运动员们的风采,更体现了长宁县职工气排球运动的蓬勃发展。于2024年成功入选全国首批群众“三大球”精品赛事案例、四川省十佳全民健身品牌赛事。
2025年春启,长宁县组建四支县级职工气排球队,既是长宁职工气排球运动的旗帜性队伍,也是参加各类气排球比赛的精锐之师,更是全县竞技实力的金字招牌。在2025年9月举办的“四川博达控股”杯“天府跃动”全国气排球邀请赛中荣获青年男子组冠军。
气排球已经成为长宁全民健身事业的一张亮丽名片,这不仅是一场体育赛事,更是全民健身理念在长宁扎根的生动实践。创新形成了以职工气排球比赛和马拉松比赛为主的“2+N”品牌赛事活动体系,并与县域发展、普法宣传深度融合。在赛事组织上,长宁县采用了升降级赛制,历时5个月,累计进行480余场比赛。这种赛制不仅保证了比赛的激烈性和观赏性,而且依托赛制实现了普法活动时间长、覆盖范围广、参与规模大、整体效果好的目标。
未来之路:推广气排球的三大方向
展望未来,长宁县总工会将继续深化气排球运动推广,重点从扩面、提质、增效三个方面着手。
扩面——构建更完善的组织网络。加强对气排球协会、俱乐部的指导、管理、监督,构建覆盖城乡、规范有序、富有活力的气排球运动项目组织网络体系。
鼓励各镇、社区(村)、机关单位、行业等建立基层气排球项目团体组织,形成网状化发展结构。
提质——培养专业人才队伍。深化气排球项目裁判员、教练员、社会体育指导员管理制度改革,有序推进各级培训工作。
建设一支多元化、年轻化、性别构成合理化的裁判员、教练员、社会体育指导员人才队伍体系,为开展气排球赛事活动提供人才保障。
增效——创新宣传推广方式。结合科学健身活动,依托气排球协会,组织社会体育指导员、体育志愿者深入机关、企业、学校、社区、农村广泛开展气排球项目健身指导服务。
充分利用新媒体平台以及展板横幅、宣传栏等载体,广泛宣传推广气排球,动态性推送气排球教学视频、赛事预告等资讯。
这场全民健身的热潮,正转化为长宁县职工团结奋进、拼搏向上的精神风貌,成为推动县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力。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