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渝区域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联盟成立
51网讯(记者 张杨)7月13日,成渝区域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联盟成立大会在成都市金牛区中铁轨道交通高科技产业园举行。
据介绍,成渝区域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联盟由涵盖能源化工、生态环境、交通运输、人工智能、城市规划建设等行业的34家跨成渝地区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共同组建,旨在通过搭建多元化、跨区域、非营利性的专业技术联合体,为创新工作室之间开展互助合作和成果共享提供载体和平台。
成都市总工会党组成员、副主席方启军在开幕致辞中指出,依托“川渝一家亲”的地缘优势和文化传统,建立成渝区域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联盟,必将更有利于集聚创新资源,创造协同效应,驱动成渝地区经济创新蓬勃发展。他希望联盟切实发挥好联系、凝聚和服务联盟成员的作用,引领广大劳模和工匠人才在联盟的平台上绽放光彩,为建设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打造中国西部重要增长极贡献更多力量。
活动现场,首届联盟理事长、副理事长、秘书长、理事等10个成员单位接过了个人证书及联盟牌,34家创新工作室也授牌成为联盟成员单位。
会上,《成渝区域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联盟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正式发布。《实施意见》提出联盟成立是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对产业工人建设改革、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和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发展重大决策部署要求的务实举措,旨在加强联盟成员的技术交流、资源共享、攻关创新、成果转化能力,发挥集群效应创造更大的经济、人才和社会效益。同时,《实施意见》还对创新工作室联盟的管理运行模式、规划发展等重要内容进行了说明。
现场,金牛区总工会与重庆市四区总工会完成了战略合作协议签订,各区总工会围绕职工思想政治引领、劳动和技能竞赛、劳模工匠交流、异地职工双向维权服务以及工会干部培养交流六方面建立了协作联动机制。此外,8家创新工作室现场组队牵手,在联盟的推动下,首批组队的成员单位将从地球物理勘查、城市精细化探测、生态环境监测、微电子封装、混合集成电路装调、工程施工技术数字化应用、中式面点及菜品研发应用等研究方向出发,探索共建共赢的发展之路。
活动还围绕卫星互联网领域、汽车快修快报移动服务、建筑结构监测技术规程、机场智慧化工地建设、茶文化传播及产品经营等方面发布了创新工作室联盟意向合作清单。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