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油气田天然气净化总厂争分夺秒战寒潮 保障供应
51网讯 “孙主任,东脱线电压不稳!”1月15日凌晨4时,西南油气田天然气净化总厂大竹分厂生产技术办公室副主任孙永锋接到电力运行值班人员谢旗利的紧急电话后,立即赶赴装置区,组织值班人员冒着低温和风雪,全面巡查站内设备运行情况。
受强冷空气影响,川渝地区气温骤降,出现大范围降雪天气,纷纷进入“速冻”模式。针对气温大幅下降,西南油气田天然气净化总厂未雨绸缪,抢修队伍24小时待命,确保出现险情立即展开抢修。
经过详细的设备巡检和参数调阅,大竹分厂装置各在运设备运行正常,发现备用架空线路东脱线(东柳变电站—大竹分厂)单向接地,A相正常,B相电压降至19.2千伏,C相电压升至23.4千伏。正常电压应为21千伏。
为了确保电气设备安全,保障净化装置安全平稳运行,大竹分厂立即将带压状态的备用线路东脱线停运,并组织人员奔赴野外巡查故障。由12名人员组成的抢险突击队员火速集结,带上电锯、柴刀和工具包,3人一组,兵分四路,两路巡视备用线路东脱线,两路巡视在用线路清脱线,对总长27公里、115根电杆和铁塔进行巡查,重点检查各段隐患区间、导线连接位置、交叉跨越线路等,同时对超高树木进行积雪清除和树障清理。
“昨晚的雪压垮的树木太多了,多处竹木与积雪直接倾倒在线路上,甚至与线路缠绕在一起,大家要仔细查找故障,确保巡查全方位、无死角、无盲区。仁寿村、井岗村的积雪有10多公分厚,雪化后的山路异常滑,一定要注意安全……”综合维修班电工张澜沣叮嘱道。
山路崎岖,雪路难行。抢险队员顶风冒雪,艰难穿行在田间和林地。“多看一眼,安全保险;多走一步,少出事故。”大竹分厂生产办副主任孙永峰边走边说。
不知不觉,12个小时过去了,他们冒雪徒步了16公里,几乎耗费了他们全部的体力,手冻僵了就搓一搓,鞋子沾满泥巴就跺一跺。当天抢险突击队员发现并处置异常点5处,消除了安全隐患,保障了装置安全平稳运行。
据了解,入冬以来,西南油气田天然气净化总厂优化生产运行管理,精细现场操作,加大设备巡检和监控力度,扎实开展隐患排查工作,全方位抓好冬季保供工作,保障下游用户安全平稳用气,确保百姓温暖过冬,让百姓充分感受到寒冬下的温暖。(通讯员 杨元福 郑先)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