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阅读
|
手机版
您的位置: 首页 >企业>详细内容
目录
目录X

国网广元供电公司:解锁帮扶村“闲草”密码,打造村民致富“金山”

来源: 发布时间:2025-01-18 09:08:52 【字体:

51网讯“作为驻村一线的一员,我感到无比自豪”。廖建军感慨告诉笔者,近日,笔者来到广元市昭化区射箭镇帽壳村,看到该村中药材种植产业面积已经成规模发展。目前,该村中药材种植面积超1000亩。

标准化育苗大棚 标准化育苗大棚

据介绍,帽壳村是国网广元市昭化供电公司和昭化区经信局的联帮村。昭化供电公司派驻的驻村队员廖建军与驻村工作队扎根乡村一线,三年多来吃住在村,亲眼见证了帽壳村的生活变迁和产业发展。

农村工作绝非在老百姓面前比比划划、指指点点,而是要因村制宜、精准施策,才能有效推进乡村振兴。据了解,驻村工作队刚来到村里,廖建军就和驻村工作队一起,将了解帽壳村的村情民意作为驻村首要任务。工作队顶着烈日花了一个月时间,逐户走访在家群众,详细了解每户家庭人数、文化程度、从事行业、收入状况、产业发展等情况,以及群众所急所盼所愿的问题和对乡村振兴工作的建议。

为了了解到第一手资料,工作队常常进猪圈、钻鸡棚、点头数、数个数,到田间地头测量面积。

当工作队了解到,几年前该村村民黄学龙搞肉牛养殖,一下亏损了20多万元。这一失败案例的阴影一直笼罩在帽壳村村民的心头。村民一说到搞产业,大家慎之又慎。为此,驻村工作队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帮村民重塑信心,把产业发展起来。经过深入的走访、思考,召开村组干部会和村民代表会等,驻村工作队建起了帽壳村的产业、民情台账,结合帽壳村土地、林地资源优势,确立了“稳定粮油、盘活资产,大力发展土鸡肉牛养殖、中药材种植”的乡村振兴方案。

在走村入户过调研程中,工作队发现曾经的生猪养殖大户安定华转型搞中药材菖蒲种植非常有特色,便一直持续关注。

2022年4月,安定华采挖第一批菖蒲1.6亩,卖了9.6万元,亩均年纯增收几万元。“种植中药材能赚这么多钱”,一石激起千层浪,大家跃跃欲试,又怕生长周期长,到时市场价下滑种植亏本。

面对村民们的顾虑,驻村工作队迅速拜访中药材收购商、区林业部门,探究规模化发展菖蒲的可行性。一番走访调研后,驻村工作队和村两委认为,菖蒲种植宜大肥大水,管理较易,且附加值高,适合村里发展,于是确立帽壳村的新产业发展方向——大力发展菖蒲种植业。

2022年7月,帽壳村召开第二届全村产业发展会,邀请广元中药材收购大户赵正德分析近五年中药材价格变化趋势;昭化区林业部门负责中药材发展的技术人员分析中药材发展趋势、市场需求、菖蒲栽培管理技术;安定华“现身说法”,分享菖蒲种植经验、投入和产出情况。

为让群众尽快见到效益,工作队走进田间地头查看菖蒲发展情况。在发现部分群众重栽轻管,只栽不管问题后,及时建议村两委于2023年11月召开了第三届产业发展会。邀请技术人员进行管理技术培训,提高中药材种植户管理意识;请采收菖蒲种植户介绍投入成本、销售收入和利润,并与普通粮油种植进行比较;对种植户进行公开表扬,并奖励复合肥。

此次大会再一次激发了群众种植中药材的内生动力,很多群众自发远赴陕西汉中、甘肃陇南、四川达州、巴中和市内县区采集野生菖蒲、淫羊藿种苗,或者网上购置种苗发展菖蒲、淫羊藿、虎杖等中药材种植。

当前,该村中药材种植面积已经成规模,亩均年纯收超万元,一些偏远阴冷潮湿闲置多年的撂荒地也被开垦利用。

辛勤的付出终获丰硕回报。2024年,帽壳村集体经济仅淫羊藿一项首次纯收入近10万元,2022年栽植的菖蒲,2025年预计收入超60万。数字化中药材育种房,30亩标准化育苗大棚相继建成。群众腰包有了收入,产生的经济效益就是有力的见证,它标志着帽壳村林下中药材产业已逐步走上正轨。曾经不起眼的“闲草”,正成为帽壳村增收的“金山”。这一成绩不仅是数字上的突破,更是帮扶工作产业发展成果的有力见证。因为帮扶成效突出,帽壳村荣获四川省乡村振兴重点帮扶优秀村称号。

这些成绩的背后,离不开国网广元供电公司的全方位助力,公司强化党建引领,落实领导班子“2444”工作要求,积极对接地方党委政府,深化“党建+助力乡村振兴”重点项目。统筹选派驻村队伍并强化管理,定期组织培训提升队员能力。投入408万电网资金改造帽壳村电网,农业生产、种养殖项目电力需求得到有力保障。持续优化供电服务,推行便捷办电举措,实现村民“办电不出村”。

未来,国网广元供电公司将继续发力,与帽壳村村民携手探索更多产业发展新路径,让乡村发展迈向新高度 。(杨奇国 田小军 文/图)

编辑:
分享到: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