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好龙头奋力创效——攀钢钒炼铁厂新3号高炉生产见闻
9月17日,在攀钢钒炼铁厂新3号高炉生产现场,一派忙碌的工作景象。经过1个多小时的高温冶炼,高达1400多摄氏度的橘红色的铁水从出铁口喷涌而出,像一条火龙沿着铁水沟槽注入下方的铁水罐。炉前,“全副武装”的炉前工有的手持钢钎严阵以待确保出铁顺畅,有的通过仪器观察铁水罐液面高度……
“渣铁出得好,铁水有保障。你看出渣通畅,说明渣铁流动性好,可以判断出这炉铁水的品质应该是一等品。”该高炉白班炉前技师杨林全仔细观察渣铁溜嘴出渣情况,汗珠在黝黑的脸上滴淌。他一边认真观察渣铁溜嘴处,一边在笔记本上写写画画。“有些工作要多想一点多做一点。”他指着渣铁溜嘴说:“这个渣铁溜嘴处最容易产生喷溅等异常情况,我们想进一步优化溜嘴结构,解决这些生产上的堵点,让高炉生产更顺畅一点,现场竞争力就会更强一点。”朴实的话折射出高炉人对工作负责的态度,诠释着责任和担当。
在该高炉集中控制室,借助于工业互联网大数据平台,高炉内部冶炼的场景,每一部位、每一道工序环节的运行参数和状态,在宽大的屏幕上一览无余,能为高炉操作人员提供安全预警、物料及能量利用、冶炼工艺、生产管理、高炉大数据等实用功能。室内操作人员会随时根据生产数据及图像的变化,及时调整风量、炉温、压差等,实现定量化、精细化的高效生产,促进了节能减排和绿色冶金。今年1至8月份,该高炉平均利用系数达到2.405,刷新历史最好纪录。
围绕着近期焦炭硫分偏高等实际情况,该高炉白班作业长丁力、副作业长杨侃与区工,积极协同原料、焦化、烧结球团三大工序联动和跨工序数据共享,严控原料关口,既确保入炉原料成分均匀稳定,又要实现经济冶炼。结合近期炉况实际,他们制定出提高炉温、稳定气流分布、提高煤气利用率、提高富氧率、增加球团矿比例等针对性措施,推动高炉精细化管控,增强炉缸活跃性,稳步提升冶炼强度,确保炉渣等主要技经指标进一步优化。这正是攀钢创新的“一炉一策”具体实践的精髓。
生铁成本占钢铁生产成本的70%,稳定高炉生产是提高生铁产量和降本增效的根本。该高炉结合“降低新3高炉生产成本”目标,通过实施增加小粒度烧结矿用量等综合举措,提质降耗成效显著。1至8月份,该高炉平均利用系数较同期提高0.087个百分点,铁损下降0.5个百分点。
“完成全年任务目标很艰巨,虽然目前高炉生产势头稳定,但决不能掉以轻心。”丁力信心满满:“我们要继续发挥新3号高炉龙头作用,跑出创效加速度,奋力冲刺全年目标任务。”(向军)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