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生态“颜值”和经济“价值”双向奔赴
51网讯(记者 黄瑞)背靠青山,溪水潺潺,12月24日,广元市青川县阴平村内各具特色的农家小院,迎接着新一拨来体验悠闲田园生活的游客。依托森林旅游资源,阴平村参与民宿建设经营200余户,2023年接待游客超过40万人次,生态旅游收入3800余万元,占全村总收入的三分之二。这是四川高质量推进生态旅游产业的生动例证。
广元市青川县阴平村内各具特色的农家小院
今年9月,四川省政府、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联合印发《建设“天府森林四库”实施方案》,提出将高质量建设“天府森林四库”,高水平打造全国森林“四库”建设示范省。其中,明确提出实施森林旅游康养提质行动,到2030年全省生态旅游康养产值达到3300亿元。
九寨沟诺日朗瀑布
生态旅游描绘诗意篇章。一沟浓烈松林翠,满眼清幽宝石蓝。深秋的九寨沟,漫山遍野都被染上斑斓色彩,与碧蓝的湖水构成油画般的景色,吸引游客纷至沓来,截至今年10月底,世界自然遗产九寨沟共接待游客511.73万人次。
依托独具魅力的自然风光,九寨沟县不断丰富完善促进文旅融合、发展全域旅游规划,积极打造跨区域旅游生态圈,构建起“旅游要素集聚、服务功能完善、区域协作密切”的旅游发展空间布局。同时,注重居民培训和政策扶持,多渠道、多形式吸纳社区居民参与旅游经营和保护区管理,形成社区共管局面,社区居民的经济收入和文化生活水平得到了极大改善,有效实现“保景”又“富民”。
从观林赏花到民俗体验,从避暑旅居到森林徒步,从高山滑雪到草原露营,近年来,四川推出各类新颖独特的旅游项目,满足了不同游客的多元化需求,2024年四川省林草生态旅游综合收入预估可突破2000亿元。
森林康养尽享雅静栖居。赏雪景、泡温泉、围炉煮茶、品美食……冬日的仪式感从踏入广元市曾家山这片银白的雪世界开始。近年来,曾家山以“生态康养”为主题,以山林养性、健身养体、文以养心、药食养生“四养”融合为特色,打造森林民宿、康养医院、滑雪场、门球场等特色项目,为游客提供丰富多样的森林康养体验。2024年,曾家山游客接待总量有望突破600万人次,康养旅游综合收入有望突破55亿元。
四川依托富集的森林资源本底,围绕“健康中国”“乡村振兴”战略,科学合理利用森林资源,制定森林康养基地基础设施、资源条件等地方标准和评定办法,推动产业标准化建设;开展示范创建和评选活动,树立行业标杆,带动了产业整范发展;依托科研攻关和专业开设,为产业发展提供了科技支撑,深入推进森林康养产业发展。目前,全省已创建国家级森林康养基地4个、省级森林康养基地298个,2023年四川省森林康养产业综合产值达到400亿元。
在绵阳平武自然教育基地,孩子们开启自然探索之旅
自然教育开启智慧之旅。绵阳市平武王朗国际探秘营地里,在专业自然教育导师的带领下,孩子们开启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自然探索之旅。他们手持放大镜和记录本,沿着蜿蜒的小径,寻找隐藏在林间的小生命——从色彩斑斓的蝴蝶到勤劳采蜜的蜜蜂,从形态各异的树叶到地面上不起眼的昆虫,每一次发现都让孩子们兴奋不已,他们小心翼翼地记录下所见所闻,脸上洋溢着探索未知世界的喜悦。
在自然课堂中发现“秘境平武”,在户外探索中认识“熊猫家园”,已成为越来越多人走进平武领略大自然的理由。据悉,截至今年8月底,平武县自然教育生态产业园累计接待自然教育访客22.4余万人次,带动周边特色农产品、餐饮、住宿等经济收入4500余万元。
近年来,四川积极探索生态价值转化新路径,推进自然教育与生态旅游、生态农业、民俗文化融合发展。深化推进大熊猫国家公园自然教育系统规范高质量发展,推动平武县成立岷山(平武)自然教育总校及5所分校、岷山自然教育联盟,汶川县成立“汶川自然学校总校”及9所分校。据不完全统计,2023年大熊猫国家公园四川自然教育与生态体验达到199.78万人次、直接收入2.28亿元。
省林草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四川将积极推动森林文化资源更能“变钱”,提升一批森林生态旅游景区,打造一批森林康养、自然教育基地,建设一批森林步道、森林民宿、森林露营地,支持规范举办生态旅游节会和森林生态产品推介活动,“点线面”结合构建生态旅游发展新格局,提供更多高质量的生态旅游产品。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