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引擎发力 一季度四川实现GDP15246.92亿元 同比增长5.5%
51网讯(记者 王旭)新质生产力、绿色转型、“两新”政策、新兴产业,在省政府新闻办4月17日召开的2025年一季度四川经济形势新闻发布会上,几大热词频频出现,成为今年我省首季经济成绩单最鲜明的注脚。
根据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2025年一季度四川地区生产总值为15246.92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5.5%。分产业看,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分别为814.19亿元、4994.84亿元、9437.89亿元,同比增长2.9%、5.5%、5.8%。
两大特征彰显成绩“含金量”
“平稳发展的态势在巩固,稳中向好的态势在延续。”在四川省统计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杨治刚的解析中,两个显著特征值得关注。
从经济增长、生产供给、需求拉动、支撑指标四个维度来看,一季度四川GDP增速高于全国0.1个百分点,自2023年前三季度以来连续7个季度高于全国。生猪出栏由降转增,蔬菜、水果等经济作物稳定增长;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2%,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增长4%,增速均快于前2月。全省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003.4亿元,同比增长5.2%。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铁路货运量实现两位数较快增长。
“两新”政策、新质生产力、绿色转型,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三大重要引擎。
杨治刚介绍,大规模设备更新、消费品以旧换新加力扩围带动相关需求加快释放。消费领域方面,限额以上通讯器材类零售额增长迅猛,增速达105.1%。此外,汽车类零售额由负转正。
绿色产业稳步增长。动力电池、新能源汽车、钒钛产业增加值分别增长45.7%、11.5%、15.4%,新能源汽车、光伏电池、汽车用锂离子动力电池产量分别增长2.9倍、2.3倍、19.6%;清洁能源生产优势突出。
质量效益同步改善。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稳定增长,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5.8%,均跑赢GDP增速;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为2.03、比上年同期下降0.03;前2月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降幅较上年全年收窄17.2个百分点,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利润总额增长15.5%。
向高、向新、向绿发展成效显著
工业增速持续回升、行业增长面持续扩大、优势领域持续领跑,是一季度四川工业运行的特点。
一季度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重返7%以上,增速创近12个季度的高点,展现出四川工业经济强劲的发展韧性。前2月,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7496.8亿元,增幅创近8个月的新高。我省规模以上工业41个大类行业中,增长面超八成。
与此同时,一季度全省工业领域六大优势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6%。其中,受“两新”“两重”等政策助力,一季度电子信息、装备制造产业持续领跑,增加值分别增长16.9%、15.2%。
值得注意的是,占据四川经济半壁江山的服务业表现依然亮眼。以四川造“哪吒”效应为代表,前2月规模以上文化、体育和娱乐业营业收入增长19.0%。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利润总额同比增长15.5%。上千家年度新入库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41.2%,对规模以上服务业增长的贡献率超过10%。一季度,全省高技术服务业投资增长6.5%,其中信息服务、电子商务平台投资增速超过两位数。
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引领工业经济提质增效,向高、向新、向绿发展成效显著。
一季度,全省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4.5%,增速比上年全年加快6.1个百分点。其中,智能电视、智能手表、民用无人机等产品产量分别增长185.2%、75.1%、34.5%。
Deepseek等人工智能技术快速发展带动算力相关产品新需求增加,叠加消费品以旧换新等政策加力扩围,一季度,全省工业机器人、传感器、半导体分立器件等产量分别增长20.9%、23.3%、25.4%。以专精特新企业为代表的新企业发展加快,一季度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专精特新企业增加值增长8.1%。战略性新兴产业蓬勃发展。根据四川五经普数据,全省每7户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就有1户企业从事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生产。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