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阳市安州区塔水镇农文旅融合发展助推乡村全面振兴
51网讯 (记者 吴健)4月28日,绵阳市安州区开展经济社会发展集中采访活动。采访团来到塔水镇宇承玫瑰园看到:红玫瑰肆意张扬,粉玫瑰温柔缱绻,黄玫瑰明艳多姿……数百个玫瑰品种在枝头争奇斗艳。一阵清风拂过,浓郁的花香随风飘散,沁人心脾。
“我们的玫瑰花种植面积有600余亩,涵盖了400多个品种,每亩产量能达到3万余朵。”宇承玫瑰园相关负责人介绍道,依托盛放的玫瑰,园内精心设置了玫瑰迷宫,趣味十足;走进风铃长廊,清脆悦耳的铃声在耳边回荡;在巨型花束前,游客们争相拍照打卡。
今年,宇承玫瑰园探索搭建文旅体验新场景。园内设置的生漆体验展位格外引人注目,葫芦、手串等精美的生漆手工艺品琳琅满目。游客们不仅可以近距离欣赏这些艺术品,还能亲自参与漆扇制作。在丰富游客体验、促进文旅消费的同时,宇承玫瑰园也成为了带动当地农民增收的“引擎”,预计今年劳务支出将达300余万元,让乡亲们在家门口就能实现就业增收。
据了解,宇承玫瑰园自2016年由绵阳宇承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打造以来,不断发展壮大,逐渐成为集花木种植、科普教育、旅游观光为一体的“玫瑰庄园生态种植研发基地”。2025年成功入选第一批“天府森林粮库”现代产业基地,先后获评国家大宗蔬菜产业技术体系花卉成都综合试验站绵阳示范基地、四川农业大学风景园林学院科研教学实践实习基地、四川省农业科学院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农场等多项荣誉称号。
宇承玫瑰园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大力推进“文旅+生态种植”融合发展,全力打造集花卉种植研发与旅游观光为一体的生态园林式庄园。计划通过举办玫瑰旅游节等特色品牌活动,吸引更多游客前来,实现旅游消费创收。同时,依托“四川省第一批天府森林粮库现代产业基地”的资源优势,深入挖掘“玫瑰经济”,探索发展玫瑰制品加工产业,生产玫瑰鲜花饼、化妆品等特色产品,逐步形成集旅游文化、食品加工于一体的玫瑰产业链,为乡村振兴注入新活力。
宇承玫瑰园的蓬勃发展,只是安州区塔水镇农文旅融合发展的一个生动缩影。近年来,塔水镇积极探索农文旅融合发展新模式,通过标准化引领、品牌化塑造、多样化发展三大举措,推动“农业资源+文化产业+旅游服务”深度融合,为乡村振兴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在标准化引领方面,塔水镇致力于提升旅游服务品质。一方面,完善硬件设施,用“硬化道路”串联起文旅资源点位和特色农产品采摘地,让“致富路”通向每一个角落;改造提升老旧文化站,建成调元文化广场、“神泉文苑”等特色文化场所,为游客提供了解当地历史文化的窗口。另一方面,注重服务水平的提升,建立商户台账,定期开展从业人员服务能力培训,加强环境治理和安全管理,坚决打击不文明行为,为游客营造舒适、安全、文明的旅游环境。
在品牌化塑造上,塔水镇充分挖掘自身特色。除了打造宇承玫瑰园等农文旅融合项目,还积极举办灯会、桃花节等品牌活动,吸引了十余万人次游客,实现文旅收入500余万元。同时,深入挖掘生漆、川剧、陶艺等非遗代表性项目潜力,建立文物保护工作机制,挖掘和保护历史文化点位,让历史文化焕发新的生机。
在多样化发展方面,塔水镇积极探索业态融合新路径。通过整合资源,鼓励农户发展水果旅游采摘产业,1万余亩的各类水果园每年吸引3万余人次游客前来体验采摘乐趣。此外,还通过提升文艺活动影响力,组织各类文艺活动,打造本土刊物,丰富群众文化生活;推动优势特色产业规模化发展,形成集种植、加工、观光于一体的产业链条,实现农文旅深度融合。
如今的塔水镇,农文旅融合发展正如火如荼,一幅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的乡村振兴新画卷正徐徐展开。未来,塔水镇将继续深耕农文旅融合领域,不断探索创新,为乡村振兴书写更加精彩的篇章。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