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请明星不花钱!100位慈航素人用短视频为家乡“代言”
51网讯(郭侨 潘帅 记者刘聪)“家人们看好了,这是我们慈航的富硒大米,煮饭香得很,那是家乡的味道……”6月15日,眉山市仁寿县慈航镇三台社区党委书记李平手握盒装红米,在直播间里吆喝。这个被乡亲们称为“大米书记”的基层干部,如今已是拥有几千粉丝的“网红”。
李平通过网络直播平台销售大米
在慈航镇,像李平这样的“野生代言人”还有99个。残疾诗人范学清一瘸一拐在油菜花田吟诗,年轻后备干部李雪晴用阿拉伯语推销红薯,廖家兄弟在麦田弹唱……这些用手机拍摄的短视频,正在朋友圈刷屏。
“拍向日葵那期太阳太大了,人都晒黑了一圈,还差点中暑了。”镇党委副书记蒋彦亭笑着展示她黝黑的手臂。这位“七姐带你看乡村”的主创,用一部手机、麦克风和19.9元的手机支架,正在记录100个慈航人的故事。“目前已经拍摄了24个代言人了,剩下的利用工作之余边拍边剪吧。”
慈航中学校校长在短视频中为中考生加油
镇里还开发了系列“隐藏玩法”:百年老校慈航镇中校长曹六一的“毕业季特辑”找回100多名校友,更有优秀儿女要给学校捐款;村书记给大家“交作业”,引来客单;庆余村的梅桂华,靠说着“川普”的短视频首秀卖出了十多只土鸡;“四季慈航”系列点击量突破10万。
系列短视频发布以后,评论区很是“热闹”,网友们有的表达对家乡的思念和祝福,有的对家乡变化给予肯定,有的则对未来发展建言献策,还有网友在评论区留言说,“好像在网上找到了‘根据地’,这里是在外游子的梦中家园,承载了满满的乡愁。”
残疾诗人范学清行走在乡间小路上
这场“全民代言”行动也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成效:玉米合作价格上涨了,代言人梅嬢嬢家的鸡蛋供不应求,红薯订单排到三个月后。更难得的是,在外打工的年轻人开始回流,不少人在咨询返乡流转土地的政策。“在外务工四十年了,看到家乡在手机里这么美,我也想回来了。”有粉丝在短视频后台留言。
谈到为什么会有“100名代言人”系列短视频的诞生,蒋彦亭说,“这是时代潮流下乡村振兴创新模式的巧合。”随着短视频成为群众获取信息、表达诉求的重要渠道,慈航镇的镇村干部、新农人也纷纷加入短视频平台来宣传家乡,帮助群众销售农产品。同时,通过短视频“可视化的语言”,将政策解读、发展成果、乡村故事等,转化为群众喜闻乐见的内容,实现信息传播从“单一渠道”向“多元矩阵”的跨越。
音乐爱好者在麦田里录制短视频
“一些趣味性较强的视频发布后,收到了良好反馈,群众对慈航镇的关注度也越来越高,我们就想,为何不形成一个系列,更加全面展示慈航镇的特色与魅力?”蒋彦亭介绍,“说干就干,镇党委集思广益后,决定实施‘100名代言人’系列短视频创作计划,让干部和群众都能来为家乡代言。
如今,手机和网络成为了慈航镇最具生命力的“新农具”,它让沉默的土地有了话筒和镜头,让散落的乡愁找到了共鸣,更让乡村振兴的宏大叙事,落笔于每个普通人的生活日常。
今年1月以来,慈航镇主动适应数字化浪潮,以“100名代言人”系列短视频为抓手,探索出一条“短视频+基层治理”、“短视频+产业振兴”、“短视频+文化传播”的融合发展新路径。目前,该镇已成功孵化“七姐带你看乡村”、“慈航大米书记”等IP,展现家乡产业美景、风土人情,让乡愁具象化,成为振兴乡村的新引擎。
庆余村村干部录制的短视频
朝阳下的慈航镇,晨光铺满稻田。蒋彦亭又架起了手机,这次她要拍“100名代言人”的第25个故事——镜头里,一位穿着朴素的小学音乐老师站在田野中,用吉他弹唱一首《稻香》。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