眉山:以生态“含绿量”提升发展“含金量”的东坡实践
51网讯(记者 刘聪)8月8日,眉山市东坡区召开生态环境保护新闻发布会,亮出“绿色赋能营商生态提质服务”的实践答卷——PM2.5浓度连续4年下降,岷江水质优良率保持100%,在守护绿水青山的同时,以创新机制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绿色招商严把项目准入关
东坡区构建招商引资预审评估机制,将能耗强度作为关键指标,实行“招商专员+环保顾问”双团队服务,从签约到投产全周期护航。今年以来,累计高效审批项目172个,拉动投资220.27亿元。
区经合局相关负责人介绍,通过14项指标量化评分,实行“重点支持类、支持发展类、禁止引进类”三级分类管理,从源头把好生态关。
节能降碳激活绿色动能
全区累计争取1.2亿元资金,支持30余家企业设备更新,改造生产线320余条,综合能耗降低4.5%,年减碳1.9万吨;培育国家级绿色工厂5家、省级11家、市级16家,吉香居等企业通过节能改造年节约电费超百万元。区经科局表示,虽面临资金和技术挑战,但通过金融支持和示范推广,绿色转型成效显著。
环评提速 审批减时不降质
东坡区生态环境局创新推出“超前介入+并联审批+容缺受理”机制,审批时限从30日压缩至18个工作日,提速40%。通过“红黄绿”三色台账分级管理,为重点项目协调总量指标;对中小微企业推行“专家预审”,对民生项目建立“信用承诺+动态监管”白名单。生态环境局强调,审批提速严守风险底线,以“专家预审”“动态监管”确保环境安全。
会前,与会人员实地参观新世好原辅材料基地、崇礼镇排洪沟整改点位,见证“含绿量”转化为“含金量”的实践。未来,东坡区将持续深化绿色招商、能效领跑等举措,为打造千亿极核筑牢生态根基。(东坡生态环境局供图)
编辑: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