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阅读
|
手机版
您的位置: 首页 >新闻>本网原创>详细内容
目录
目录X

彭山三中“开学第一课”让红色基因“活”起来

来源: 发布时间:2025-09-01 00:07:01 浏览次数: 【字体:

51网讯(凌瀚 记者刘聪)王二小机智引敌深入,海娃冒死传递鸡毛信……8月30日,眉山市彭山区第三中学的开学第一课格外不一样——没有传统的课本讲解,而是以非遗皮影戏为载体,将《少年英雄王二小》《海娃巧送鸡毛信》等抗战经典故事搬上舞台。几十根竹棍丝线间,革命先辈的英勇形象跃然上,让学生在光影交错中触摸历史,让红色基因以更鲜活的方式融入青春血脉。

图为学生在演绎皮影戏 图为学生在演绎皮影戏

活动现场,各班学生化身“小导演”,带来原创皮影戏剧目。《少年英雄王二小》中,灵动的皮影少年巧妙引敌入埋伏圈;《海娃巧送鸡毛信》里,小小的鸡毛信在皮影手中传递生死使命;《抗日英雄·雨来》中,雨来与敌人斗智斗勇的场景引人入胜;《红军长征过草地》则重现了红军战士坚韧不拔的跋涉身影。

“皮影人物的一举一动都牵动着我们的心!”初二学生胡好晗盯着舞台上的“王二小”,目光炯炯。随着激昂的配乐,皮影在操纵者手中灵活翻转,战士们不畏强敌的每个表情、每次冲锋都被刻画得淋漓尽致。“比课本上的文字更震撼,我仿佛看到了英雄就在眼前!”

“皮影戏的魅力在于看得见、摸得着、能互动。”皮影戏社团负责人王馨悦老师介绍,社团学生提前数周排练,查阅史料、设计动作,将红色故事与传统技艺深度融合。“当看到孩子们专注的眼神,我们知道,红色基因正通过这种‘沉浸式体验’真正走进他们心里。”

图为学生们在后台操作皮影人物 图为学生们在后台操作皮影人物

此次“非遗皮影戏进校园”,是彭山三中强化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举措。学校将非遗技艺与抗战历史结合,既让学生感受传统文化魅力,更以“互动+体验”的方式破解红色教育“抽象化”难题。“比起单纯讲解,皮影戏更能打动孩子,让他们在潜移默化中铭记历史、致敬英雄。”王馨悦说。


编辑:
分享到: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