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阅读
|
手机版
您的位置: 首页 >新闻>本网原创>详细内容
目录
目录X

广元昭化区闻“汛”而动,干群同心筑起“红色堤坝”

来源: 发布时间:2025-09-05 16:47:32 浏览次数: 【字体:

51网讯 (杨黎明 赵海传) 9月5日,广元市昭化区遭遇持续强降雨,汛情牵动人心。面对严峻形势,昭化区迅速启动应急响应,全区各级党组织与广大党员干部闻令即动、冲锋在前,始终以“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为根本导向,全力以赴守护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在风雨交加中为百姓筑起一道坚实可靠的 “红色堤坝”。

清理路面淤泥 清理路面淤泥

危难面前,党组织是凝聚力量的核心、抵御风险的坚强堡垒。汛情发生后,昭化区各级党组织第一时间响应应急部署,迅速行动起来:组建12支“党员突击队”,将目光聚焦河道堤防、水库塘坝等关键部位,不间断开展巡堤查险工作,实时监测水情变化,确保隐患早发现、早处置;同步成立150余支“党员先锋队”,分批奔赴险工险段、地质灾害隐患点等重点区域,有条不紊推进灾情研判、险情排查、应急处置及防汛物资转运等各项工作。从降雨预警信息发布到险情现场紧急处置,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贯穿防汛救灾全过程,切实将组织优势转化为抢险救灾的实际效能,让“红色堡垒”成为群众心中最可信赖的“避风港”。

“汛情就是命令,防汛就是责任。”昭化区各级领导干部率先垂范,严格落实“30123”叫应机制、24小时值班及领导带班制度,主动带头深入镇村一线、河道沿线、地质灾害隐患点,逐户排查潜在风险、逐点落实防控措施,在现场靠前指挥群众转移工作。在转移受威胁群众的关键环节,党员干部争分夺秒与时间赛跑,挨家挨户敲门提醒、逐人耐心引导,始终坚守“不漏一户、不落一人”的原则,最终成功帮助522名群众安全转移;与此同时,针对强降雨导致的道路阻断问题,党员干部迅速组织力量清理路障,累计排除道路隐患27处。他们用脚步丈量每一处风险区域,用实际行动践行初心使命,以“逆雨而行”的担当精神,成为防汛一线群众最坚实的“主心骨”。

“让我来!”“跟我上!”在昭化区防汛救灾的各个现场,这样铿锵有力的声音不绝于耳。广大党员主动亮明身份,义无反顾冲锋在抢险救灾最前沿:有的不顾积水浑浊,跳进路段中疏通排水管道,保障雨水顺利排出;有的踏着泥泞的田埂,仔细巡查农田受灾情况,为后续救灾提供精准信息;有的顶着倾盆暴雨,搬运物资加固隐患点位,全力阻挡险情扩大。他们用实际行动生动诠释“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1000余名党员先锋投身防汛一线,不仅有效降低了灾害造成的损失,更以真情付出与无私奉献,凝聚起干群同心、共抗汛情的强大合力,让鲜红的党旗在风雨中愈发鲜艳夺目。

清理塌方的道路路 清理塌方的道路路

9月5日下午,昭化区的强降雨基本结束,但防汛救灾工作并未画上句号,“下半场”的灾后重建战役随即开启。各级党组织与党员干部丝毫没有松懈,迅速从防汛应急状态转入汛后处置阶段:组织人员开展街道清淤工作,清理雨水冲刷留下的杂物;对受淹农田进行排水作业,减少农作物损失;全面排查房屋、道路、水利设施等的灾损情况,建立详细台账;同时主动对接农业、住建等相关部门,积极指导群众开展生产自救,协助修复受损设施。大家始终发扬连续作战的精神,在灾后重建一线继续践行初心使命,以务实有力的举措,帮助群众尽快恢复正常生产生活秩序,为全面打赢防汛救灾攻坚战、保障群众长远安全提供坚实可靠的保障。


编辑:
分享到: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