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全面启动“庆双节·护平安——安全守护伴你行”主题宣传活动
51网讯(记者 骆寓言)随着国庆、中秋双节的临近,四川省以“庆双节·护平安——安全守护伴你行”主题宣传活动为载体,通过“科技赋能+文化浸润+精准治理”三维联动,打造了一场覆盖21个市(州)、惠及千万民众的安全教育革命。这场由省安委会统筹、部门协同、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行动,不仅刷新了节日安全宣传的维度,更探索出一条具有四川特色的社会安全治理现代化路径。
据省安办相关负责人介绍,此次宣传活动以“庆双节·护平安——安全守护伴你行”为主题,时间跨度自方案印发之日起至10月8日,覆盖国庆、中秋双节全程。活动紧扣节假日人流密集、出行集中及秋季火灾风险上升等关键特征,重点面向出行人群、居家群众、景区游客、农村居民等四大群体,联合公安、住建、交通、文旅、应急管理等多家省级部门及成都铁路监管局协同推进,形成“全链条、多领域”安全防护网。
“双节期间,高速公路车流量预计同比增长20%,景区接待量或达峰值,叠加秋季干燥易引发火灾,安全防范压力显著增大。”省安办工作人员表示,活动通过精准定位风险场景——如高速公路服务区、机场、商场、4A级以上景区等人员密集场所,针对性普及交通安全驾驶、家庭火灾预防、景区应急疏散等实用技能,力求将安全知识送到群众“身边”。
活动以“传知识、送奖品、保安全”为核心目标,创新采用“线上科普引流+线下场景渗透”的双轨模式,通过多元载体实现安全知识精准触达。
线上,依托四川应急、川观新闻等政务新媒体平台,集中展播一批贴近生活的安全科普短视频,内容涵盖“自驾游行车注意事项”“家庭用电用气安全”“景区防踩踏指南”等实用主题。同时,开发“庆双节”学知识领好礼互动页面,公众观看视频后可参与抽奖,奖品包括应急包、安全主题护颈脖套、定制保温杯等实用物资。
线下,全省各地在机场、火车站、高速服务区、商场、景区等关键场所设置主题宣传海报、循环播放科普视频,并部署安全科普站。例如,在雅安“川超”联赛赛场外,工作人员向群众发放安全提示单,引导扫码参与活动;广元高铁出站口设置的安全科普站吸引众多旅客驻足,市民方先生在参与抽奖后表示:“抽到了应急包,正好家里需要,视频里的火灾逃生技巧也很实用!”此外,活动还深入城市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农村村委会,针对老年人、留守儿童等重点群体开展“上门宣讲”,通过悬挂横幅、摆放展板、发放《安全宣传“五进”手册》等形式,确保安全知识覆盖“一老一小”。
为提升活动吸引力与参与度,省安办联合省级部门及市(州)安办,精心设计了分级分类的安全奖品体系:一等奖为含烟雾探测器、防烟面罩、手电筒等物资的安全防护套装;二等奖为印有安全标语的定制护颈脖套、保温杯;三等奖为安全主题环保袋、LED小夜灯等日常用品;四等奖为随机现金红包;参与奖则为安全科普手册电子版。所有奖品均遵循“实用性、安全性、普惠性”原则,既贴合节日氛围,又强化应急功能。
“奖品不仅是激励,更是安全工具的延伸。”省安办相关负责人举例,烟雾探测器可帮助家庭及时发现火情,定制保温杯上的安全标语能时刻提醒注意用电规范,“通过‘看得见、用得上’的实物传递安全理念,更能加深群众记忆”。
为确保活动落地见效,省安办建立了“统筹-执行-反馈”全流程机制:省级部门负责设计统一海报模板、制作科普视频及新媒体产品,并指导市(州)结合本地实际调整内容;各市(州)、县(市、区)安办参照模板制定实施方案,动员交通检查站、社区网格员、景区志愿者等力量参与宣传;同时,严格规范活动纪律,要求不得强行摊派、违规收费,奖品采购全程公开透明。
活动结束后,省安办将通过线上问卷调查、线下实地走访等方式,评估群众对安全知识的掌握情况及活动满意度,形成专题报告为后续宣传提供数据支撑。“我们的目标是让安全知识从‘被动接收’变为‘主动学习’,最终转化为群众的自我保护能力。”上述负责人表示。
随着双节临近,这场覆盖全省的安全知识“接力赛”将持续升温,为千万群众筑牢节日安全屏障。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