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中平昌:以拼比增动力、以服务优环境、以镇域强基础 奋力开创县域经济发展新局面
历史有闪光点——巴中市平昌县2017年被纳入全省第二批工业强县示范县。
现实看支撑点——2024年,平昌GDP总量迈上200亿元台阶。
未来寻突破点——从上世纪50-80年代中期,平昌就形成了以纺织机械、酒业、服装、机械等工业,到如今能源化工、先进材料等17条产业赛道主导产业“数箭齐发”。
昔日辉煌能否再现?平昌的答案是:以拼比增动力、以服务优环境、以镇域强基础,奋力开创县域经济发展新局面。
以拼比增动力:项目加速,“晒”出实效
近日,平昌县融媒体中心演播厅内,一场以“全员抓项目攻坚促投资”为主题的项目“晒账会”热烈举行。此次“晒账会”围绕2025年四季度项目储备、产业链落地、省市重点项目进展等内容展开全面陈述。
“晒账”并非临时举措,而是对今年3月3日召开的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五拼五比”工作会议精神的深化落实。其核心在于以“拼”的姿态、“比”的机制,倒逼工作突破创新,以实干彰显担当,以过硬作风护航发展。
“这不仅是一场展示会,更是一次找差距、抓落实的推进会。”同州街道党工委书记苟磊说,“通过‘晒账’,目标更清晰、责任更压实,我们必须围绕项目开工、建设、投产全流程,一线指挥、现场解难,遇到‘绊脚石’就要拿出实招、打通堵点。”
“拼比”的成效,最终要靠实绩说话。据了解,2025年四季度平昌共储备项目82个,计划总投资45亿元,投资额增长24.8亿元;今年1—8月,1个省级重大项目完成投资5.3亿元,占年度计划的106%,超时序进度39个百分点;31个市级重大项目完成投资53.26亿元,占比85.8%,超时序进度19个百分点。
以服务优环境:企业点赞,“护航”到底
“王主任,这是升规申报的材料清单,咱们逐页核对,确保一次通过。”10月13日,在平昌经开区四川麦森林食品有限公司,企业秘书彭金兰带着文件模板上门,手把手指导企业准备材料。
这是平昌推行企业秘书制度的缩影。今年以来,该县选派懂政策、熟业务的机关干部担任企业秘书,提供全生命周期服务。“从政策解读到配套建设,从流程办理到问题协调,辖区领导班子和各部门的服务让我印象深刻。总结起来就是办事的态度、速度、温度——每‘度’都靠谱,让我们干事创业更有底气。”公司总经理助理王艺颖说。
截至目前,平昌通过企业秘书制度为23户企业解决各类问题29个,新签约工业项目8个、总投资6.8亿元。“我们将持续以最优服务护航企业发展,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平昌县经济和信息化局副局长吴海军表示。
以镇域强基础:夯实底盘,“特色”发力
因地制宜、培育特色产业,成为平昌各乡镇发力的重点。在镇龙镇宝珠村肉牛养殖场,工人刘明尧正有序搬运饲料,刚完成防疫的牛犊咀嚼着牧草。“我一天在这里添草、喂料、打扫,一个月工资2000多元。”刘明尧说。
这个养殖场是该村盘活闲置资源、发展特色养殖的典范。原为废弃兔场,经镇上强村公司改造,建成集繁育、养殖、饲料加工于一体的全产业链体系。通过科学管护,该场不仅保障牛群健康,还带动周边村社发展牧草与青储玉米种植,形成完整产业链,为当地带来超80万元产值。
宝珠村肉牛养殖场只是镇龙镇产业发展的一个缩影。目前,该镇紧扣肉牛产业主线,以招引养殖业主为核心,依托村集体经济引领,在8个村建成14个标准化养牛场,实现肉牛常年存栏1000余头。
近年来,从山林间的“跑山鸡”到标准化养殖场的肉牛,瓦灰鸡与肉牛并行发展,成为镇龙镇优化产业布局、夯实镇域经济根基的生动写照。通过“特色产业+集体经济+农户参与”的模式,不仅做大了产业“蛋糕”,更实现了集体经济壮大与农民增收的双赢,有力提升了镇域经济的综合实力与发展活力。(李柯学)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