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润罗江,文旅融合谱新篇” 第十届罗江诗歌节开幕
51网讯(记者高贵富)10月30日,由中共四川省委宣传部、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厅、四川省作家协会主办,星星诗刊杂志社、德阳市罗江区人民政府承办的2025罗江诗歌节开幕。来自国内诗歌界的众多专家学者与社会各界代表共200余人齐聚一堂,共襄盛会。
本届诗歌节以“千年诗脉润罗江,文旅融合谱新篇”为主题,恰逢其创办二十周年,意义非凡。活动旨在以诗为媒,串联古今文脉,通过“文化解码+科技赋能+文旅转化”的创新模式,推动罗江文化IP破圈传播,让千年诗脉在当代文旅融合中绽放新的光彩。
罗江,这座浸润着诗意的历史文化名城,自2006年第一届罗江诗歌节启航以来,诗歌的根系已深植这片土地,成为跨越古今的“诗意桥梁”。开幕式上,主题宣传片AI诗画秀《罗江千年诗路》惊艳亮相,以虚实相融的视听语言,生动展现罗江文脉的绵延不绝,并以更开放的姿态广邀四海朋友,共绘罗江文脉的新篇章。
携手共建诗歌之城,多维阐释时代价值
开幕式现场,德阳市罗江区人民政府与中国诗歌学会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正式启动“共建中国诗歌之城”,标志着罗江诗歌文化发展从周期性活动迈向系统性深耕的品牌建设新阶段。
在主旨演讲环节,评论家、文化学者、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张颐武,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古籍研究所所长,《中国诗词大会》题库组副组长方笑一,四川省作家协会副主席、四川省文联副主席龚学敏,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杭州亚运会开幕式总撰稿,《中国诗词大会》总撰稿、策划人冷凇和《中国诗词大会》第四季总冠军陈更等五位嘉宾,分别不同维度深入阐释罗江诗歌的文化基因与时代价值。
诗心扎根寻常烟火,文旅融合奔赴远方
“罗江一绿天下春”。这片土地不仅承载着千年文脉,也孕育着生生不息的民间诗情。1948年诞生的云峰诗社,正是罗江诗歌土壤的生动见证。活动现场,龙敦仁、杨俊富、鲁小月三位本地农民诗人登台朗诵,以质朴诗句讲述脚下土地的故事,传递出诗歌与生活的深刻共鸣。
情景剧《诗与人间烟火》,则以清代学者李调元留存下的诗作为主线,以其跌宕人生为画卷,将《函海》《醒园录》意象与川剧声腔融为一体,借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串联起文脉诗心与人间烟火,再现罗江的清风明月,在文学、戏曲与美食中传递生活之美,让罗江的诗意,在寻常烟火中生生不息、代代相传。
活动同期发布诗歌节主题曲《诗意罗江》,由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流行乐歌手纪敏佳倾情演绎,以现代音乐语言诠释罗江的诗意气质。
罗江诗歌节已成为一张享誉全省、辐射全国的文化名片,诗歌文化也沉淀为罗江人民从容坚定、继往开来的文化自信。2025年,适逢罗江诗歌节创办二十周年并成功举办第十届。系列活动如文化地标调研探访,诗歌文化、调元文化圆桌论坛,诗人采风,诗歌创作交流等接连开展,共同构建起一个“可参与、可体验、可转化”的开放式诗旅空间,持续丰盈着“诗歌+”生态,不仅为“诗意罗江”的城市名片注入灵魂,更以文塑旅、以旅彰文,吸引八方来客共赴这场诗意之约。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