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达州市通川区第六届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开幕
51网讯 1月4日上午,中国共产党达州市通川区第六届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在达州宾馆隆重开幕。区委书记李祝荣代表通川区第六届委员会作工作报告,区长覃永利主持大会,区六届三次282名党代表参会。
会场一角
此次大会是在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省第十二次党代会、市第五次党代会和中央、省委、市委系列全会精神的重要时刻,纵深推进“三城三地三片区”发展战略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
大会主题为奏响“振兴”乐章,做强“支点”底座,坚定不移朝着率先建成共同富裕示范区阔步前进!
李祝荣代表区第六届委员会作了题为《奏响“振兴”乐章,做强“支点”底座,坚定不移朝着率先建成共同富裕示范区阔步前进》的报告,该报告分为“克难奋进、勇毅前行,首善之区彰显主城之为”“审时度势、应势而谋,发展之计顺应时代之变”“只争朝夕、拼搏实干,担当之责开拓振兴之路”“从严治党、固本强基,钢铁之师筑牢忠诚之魂”四大部分。
报告从六个方面回顾了2022年工作:
——大干快上拼经济,发展韧性有力彰显。出台稳增长“37条”,扎实开展“决战四季 度、大干一百天”百日攻坚行动,全力稳住经济大盘,跻身中国西部百强区。预计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90亿元、增长3.7%,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10.8%,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 11%,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3.1%,服务业增加值增长3%,第一产业增加值增长4.5%,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5.7%、6.6%,均高于全省全市平均水平,进入全市前3等。
——快转型求突破,产业质效稳步提升。坚决守牢“三农”压舱石,撂荒地整治完成量超任务156%,大豆种植面积扩大3.8 倍,预计粮食总产19.1万吨、实现“十连丰”。新认定国省生猪保供基地21个,预计生猪出栏36万头,入选全省农经工作显著地区。工业支撑持续夯实。高质量承办全市工业现场会。10万吨级川汉子肉制品精深加工即将试生产,哈创科技园等迈进50亿级产业集群,通川经开区能级位势加速攀升。实施中小企业“育苗壮干”计划,远大电气等12家“专精特新”企业通过省级复核,新增规上工业企业12家、总量达到123家,工业总产值突破400亿元大关,再创历史新高。
——深化改革促开放,动能活力充分激发。成立4个工作专班,项目建设机制更加顺畅。“放管服”改革纵深推进,186项重点改革任务全面落实,10个“微改革•微创新”项目完成结项,涉企便民审批事项实现一窗受理、集成服务,项目审批时限“再减一半”。三级医保服务体系全市率先建成,“零跑腿、一站结”改革做法全省推广。科创持续发力。加大科创支持力度,科研经费支出3亿元,申报省市重点科技项目25个,培育认定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106家,建成省市技术中心13家,协同打造万达开数字云创基地,再获全国科普示范区。招引成效明显,开展制造业招商“百日攻坚”、招大引强“秋冬攻势”行动,考察洽谈新希望等“三类500强”企业超150家,成功签约川娃子食品等亿元以上项目43个、总投资474亿元。
——统筹兼顾重融合,城乡面貌显著改善。环凤产业大道、神剑大道全线贯通,城市骨架有力拉伸。马踏洞、莲花湖等城市新区提档扩容,野茅溪片区棚改加快推进。珠市街、柴市街升级更新,文明大院等85个老旧小区完成改造。“五类基础设施”补短任务提前一年完成,新建地下管网25公里、车位3022个,创文领域“5个100%”全部实现。乡村建设稳步实施。“三大革命”深入推进,改造农村户厕2.2万户、卫生户厕达标率 96.8%,农村生活垃圾收转运 处置体系覆盖率、污水处理率均达 100%。北部场镇饮水安全提升工程二期建成投运,双鱼湖水库主体完工。整合投入10亿元,新改建农村道路249公里。打造提升美丽庭院12个,磐石荣获全省乡村振兴示范乡镇。数字乡村加快建设,入选全省数字乡村试点地区。生态环境持续提质。打好“三大保卫战”,完成中央第二轮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4项18条。成功争取国家级国土绿化试点示范项目,助推达州建成国家森林城市。长江十年禁渔深入推进,“两河”流域水质持续稳定,国省考核断面全部达标。全年主城区空气质量优良天数343天、达标率94%,实现“一升两降”。
——倾情服务惠民生,幸福指数不断刷新。民生支出占比 70% 以上,28件民生实事全部办结,10大民生实事项目全部完成。持续做优教育品牌,区一小莲湖学校扩建完成、区二小巴山学校建成投用,新增学位2070个,“双减”、智慧教育经验全国推广。区中医院莲湖院区搬迁运营,区人民医院医技大楼竣工投运,碑庙区域医疗次中心通过省级验收。推动文艺作品创作,入围国家级奖项20个,“鱼跃莲湖 庆丰收”活动登上央视。社会保障持续加强。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8%以内,荣获全省返乡入乡创业示范区。社保参保19万人,城乡居民低保、优待抚恤水平大幅提升,失能失智老年人照护中心建成投运。全力打通为民维权“最后一公里”,劳动争议案件结案率100%。基层治理全面深化。法治通川、平安通川加快建设,政法队伍教育整顿成果深化巩固,“智慧社区+综治”融合联动经验全省交流。“三圈”全面构建,“共享 驿站”做法被央视深度报道。深化“治重化积”,信访上行专项 治理成效明显,信访量同期下降41.2%。安全生产、食品医药、防灾减灾形势稳定。
——固本强基扬正气,政治生态持续向好。坚持以党的政治建设为引领,用好“第一议题”制度,创新打造“流动党校”,党史学习教育成果持续巩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所标准化建设全覆盖,主流舆论阵地持续壮大,意识形态领域稳定向好。战斗堡垒筑牢夯实。基层党建“五红行动”全域推进,整顿提升软弱涣散党组织8个,规范提升村级活动阵地206个,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不断增强,“书记抓、抓书记”党建格局全面优化。人才队伍加快建设。“下课20条”从严落实,职级晋升积分制管理全面实施,“13711”工作法广泛推行,“四个一批”用人导向深入人心,敢担当、争一流成为通川干部鲜明标签。高层次、紧缺型人才广泛汇聚,二次匹配创新实施,人才增量扩大、存量盘活,贡献值不断提升。纪律作风严明严谨。“四心”作风问题教育整顿深入开展,党员干部精气神全面提振,成功承办“巴渠清风•清廉达州”文化展演。“两个责任”压紧压实,立案查处违纪违法案件238件,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纵深推进。
会议提出了2023年全区工作的总体思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省第十二次党代会、市第五次党代会精神,认真落实党中央大政方针和省委、市委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积极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纵深推进“三城三地三片区”发展战略,奏响“振兴”乐章,做强“支点”底座,坚定不移朝着率先建成共同富裕示范区阔步前进!
会议提出2023年总体工作目标:地区生产总值增长8%以上,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以上,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5%以上,经济发展实现新进步;服务业增加值增长9%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8%以上,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与经济增长相协调,城市活力取得新提升;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8%、9%以上,民生福祉达到新水平。
会议要求:全区上下要以“拼”的精神、“闯”的劲头、“创”的勇气,戮力同心、团结奋斗,突出“七个聚焦”,实现“七大突破”,全面奏响通川振兴华丽乐章。
根据会议议程,会议还书面审查区纪委工作报告;审议《关于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率先建成共同富裕示范区奋力开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通川新局面的决定》;书面审查全区党费收缴、使用和管理情况的报告。(吴小平)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