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护航 “甜城”蔗酒更飘香
二月初春,万物复苏。走进内江市市中区凌家镇大湾村,甘蔗的清香,蔗酒的醇香就扑鼻而来,让人都有些醉了。今年,内江汇农丰种植专业合作社甘蔗基地再迎丰收。
村东头,内江甜城蔗酒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蔗酒车间机器轰鸣,人来人往,十多个村民化身的产业工人正忙着把刚刚收获的甘蔗分解、榨汁、收储和发酵。车间一角,国网内江市区供电中心凌家供电所台区经理、“甜城电管家”陈强正带队检查压榨设备的用电安全。
“公司能有今天的发展势头,供电企业的帮助功不可没。”企业负责人、甜城蔗酒第六代传人陈刚一脸笑容,他按捺不住刚刚又签下一笔订单的喜悦,对陈强高兴地说道。
两年前,依托“甜源蔗乡”这块有着悠久历史和厚重文化底蕴的金字招牌,甜城蔗酒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主打的“甜城蔗酒”先后被录入首批四川省农村生产生活非遗名录、内江市第八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借此东风,不仅企业发展迅猛,也惠及大湾村及周边村社30余名村民实现了就地就业。陈刚说,这一切,离不开强劲电能供给和优质供电服务的有力支撑。
去年初,陈刚投资500万元扩建的甜城蔗酒生产车间落成,急需新的电源接入。凌家供电所现场查勘认定,该车间用电容量符合低压接入条件,适用“三零”(零上门、零审批、零投资)阳光业扩办电政策。值得一提的是,得益于大湾村电力的适度超前建设,共有两处电源点可供新电源选择接入,该所立即为陈刚开通办电绿色通道。
不跑一趟路,没花一分钱,仅用4天时间,陈刚的新车间就通上了电。工程新立12米电杆4基、架设绝缘导线1020米,接电点变压器也由50千伏安增容到了200千伏安。而变压器增容,也让附近村民美好生活用电、产业兴村更加有了保障。
如果说农村电网巩固提升工程及“三零”阳光业扩办电让陈刚快速用上了电,那么,内江供电公司由驻村服务点升级为“电力服务驿站”的网格化服务新模式,更让他用好了电。
甜城蔗酒新车间灯亮了起来,机器转了起来,“甜城电管家”的服务也跟了进来。陈强作为甜城蔗酒专属“电管家”,每月都会定期上门了解用电需求,帮助解决用电问题。
据了解,内江供电公司目前已在全市设立供电服务专区60个,电力服务驿站993个,村网覆盖率达100%,“甜城电管家”网格化零距离服务模式,也彻底打通了农村电力服务“最后一百米”。农村生产生活用电品质显著提高,群众电力获得感、幸福感、满意度不断攀升。
“有了‘甜城电管家’专属服务,企业发展在用电方面再无后顾之忧。”陈刚说,企业自成立之初,就得到属地供电所“点对点”、“一对一”的差异化服务。除了24小时随叫随到的抢修服务,“电管家”还帮助企业在用电成本诊断、用电策略优化、安全用电管理等方面出谋划策,企业为此得到不少实惠。
乡村要振兴,产业必先兴。凌家供电所负责人介绍,这两年,随着农村电网不断补强,电力营商环境持续优化,一批批以果蔬种植、水产养殖为基础,农旅相结合的特色产业得到高质量发展。今年是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开局之年,如何更好助推乡村产业发展再登高,更好发挥电力在推进乡村振兴伟业中的重要支撑作用,是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的重要任务。
“如今党和国家政策好,加上电力服务一路护航,我心里倍感踏实。”谈及企业今后的发展,陈刚信心满满。他预计,今年蔗酒产量会超过22万斤,产值突破3000万元,可带动村民就业50人,人均增加收入15000元左右。
据悉,过去一年,国网内江供电公司围绕推动城乡供电服务均质化,大力实施农网巩固提升工程、乡村电气化工程,强化乡村电力基础和公共服务布局,农村生产生活用电持续改善,为建设甜城内江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新画卷添加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潘尊东 记者 王旭)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