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时18天 成绵高速环境治理“旧貌换新颜”
51网讯(记者 雷琰)3月15日,随着成绵高速罗江境最后一根标线的划定,标志着成绵高速全线路域环境整治提升工程顺利完成,已全部具备恢复通车条件,将于24时恢复通车。记者在试跑过程中看到,提升后的成绵高速路域面貌焕然一新,安全保障更高更强,群众出行体验和行车舒适感明显改善。
当前,各地全力“拼经济、搞建设”,全省高速公路车流量快速恢复增长。为解决高速公路低频使用、养护失修、路域环境不优等突出问题,着力营造“畅、安、舒、美”出行环境,四川省交通运输厅以成绵高速为试点,在全省高速公路领域开展路域环境整治提升行动。从参建单位进场到恢复通车,仅用18天时间,成绵高速完成路域环境整治提升工作。道路整体“洗心革面”,设施设备“脱胎换骨”,绿化景观“提质靓颜”,服务区块“提档升级”。
“高峰时段,我们安排近5000人、2500套机具同时作业,刷新了应急养护新速度、开创了‘川式养护’新模式。”蜀道集团川高公司副总经理宋俊杰介绍道,作为国内时间最紧、里程最长、作业量最大的应急性集中养护工程,在省交通运输厅的组织领导下,蜀道集团第一时间成立项目指挥部,调集省内最强的设计、施工、监理、检测力量跑步进场,将施工任务分解到每一公里,把时序进度细化到每个小时。仅用18天时间便完成了全部工作量,刷新了超大流量集中养护新速度。
项目实施过程中,采用了智能3D路面铣刨、无人摊铺碾压、标线自动画线、波形护栏利旧提升等多项四新技术,确保项目高品质建设。同时,坚决守住安全环保底线,实现生产零事故、人员零伤亡、环保零污染的“三零”目标,树立了超大流量集中养护新典范。
记者了解到,此次提升工程,主要是对成绵高速全线92公里路域环境进行全面整治提升,涉及单幅路面铺筑153公里,护栏提升200公里,栏杆涂装亮化126公里,中央隔离带改造67公里,路侧清杂140公里。在此期间,并行建设的还有智慧高速道路外场基础设施,以及既有通信网络和供配电系统改造升级。全线共铺设安装130根雷视融合一体杆,建成后将对道路拥堵、异常停车、非机动车上高速等异常事件进行实时智能监测,以实现对“人、车、路、环境”的全要素感知,全息感知,助力通行效率大幅提升。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