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州通川区依托特色产业发展助力乡村振兴
近年来,达州通川区以脱贫攻坚及乡村振兴产业发展为契机,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加大青脆李、蓝莓、草莓、柑橘等特色优质水果6.5万亩基地建设,以“一李两莓”为重点,并重点对50个水果基地开展技术指导,特色优质水果,促进农户增产增收。
“李子采摘时,每天有四百多人务工,我们每天每人的工资能达到200元左右。”通川区北山镇点兵村村民工郭易富说。位于达州市通川区北山镇点兵村的达州市通川区田丰种植专业合作社,种植青脆李面积达到2000多亩,每年产值达到700多万,栽种通川脆李、峰糖李、脆红李、清泉密脆李等品种28000余棵,2022年产量已突破100万斤,产值700万,销售收入近千万元,已带动北山镇点兵村周边四个行政村劳动力就业,全年劳务务工费用200多万元。合作社唐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投资100多万元打造农、文、旅相结合的露营基地等产业发展。
另一家位于通川区双龙镇石庙子村的达州市蕴达种植专业合作社,合作社负责人王明说,在石庙子村基地发展环凤脆李接200亩,每亩产值达到5000元左右。合作社带领当地贫困户治理撂荒地600多亩,采取村民负责种植,合作社进行技术指导并包销售,贫困户20余户20余人在该基地务工,摘掉了贫困的帽子,非贫困户60余户80余人在该基地务工,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收益,带动全村人致富。据石庙村第一书记吴生表示,下一步,该村准备投资1亿多元建造一家悬崖民宿酒店来配套农、文、旅产业发展,推动该村的高质量发展。这是通川区特色优质水果产业助村民增收的缩影。
此外,作为延长农业产业链,通川区已培育农产品加工企业近220家,规上管理企业39家,省级农产品加工重点龙头企业管理4家、市级12家。2022年全区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年产值达45.35亿元。
据了解,通川区位于达州城市的中心地带,农业产业发展具有城郊农业、都市农业特点,再结合农、文、旅产业融合发力,朝着“服务城市、保障供给”的目标迈进,后劲十足。同时,为加快构建具有通川特色的现代农业体系、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和夯实乡村振兴的产业基础,实现农业小区向农业强区跨越,全面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区委制定和出台了《关于加快建设现代农业“8+3”产业体系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实施意见》等规范性文件,大力推进粮油、畜禽、水果、蔬菜、中药材、茶叶、花卉、水产等八大优势特色产业全链条融合发展,夯实现代农业种业、现代农业装备、现代农业烘干冷链物流三大先导性支撑,为乡村振兴再上新台阶、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赋予了新动能。(吴小平)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