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阅读
|
手机版
您的位置: 首页 >新闻>新闻动态>详细内容
目录
目录X

轨道交通绿色智能建造技术发展高峰论坛在蓉开幕

来源:51网 发布时间:2023-04-10 10:22:31 【字体:

51网讯(张剑 岑文星 黄洁 实习记者 曹童童)4月7日,由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指导,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工程建设专业委员会、成都轨道交通集团、中建三局联合主办的2023年轨道交通绿色智能建造技术发展高峰论坛在成都开幕。

作为轨道交通行业盛会,大会以“智慧赋能 绿色建造”为主题,分为学术交流和现场观摩两大部分。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朱合华,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专家和学术委员副主任邢智明、杨广武,成都轨道建设管理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总经理彭宝富等作了主旨演讲,来自重庆轨道交通集团、南宁轨道交通集团、中建三局基建投公司、深圳地铁建设集团等企业的专家分享交流实践经验、科研成果和解决方案,助力城市轨道交通智慧化、数字化发展。

中建三局的数字展厅格外吸引眼球。该展厅由智慧化管理、工业化生产、智能化装配、模块化设计、绿色化建造及数字化运维六大版块组成,集中展示了中建三局自主研发的工程指挥中心、智慧工地系统、移动式高精度测量机器人、铰接滑筒式连续掘进盾构机、混凝土智能作业机器人、智慧化机房、富水砂层盾构施工关键技术、钢筋工程BIM翻样等

4月8日上午,记者跟随与会专家学者们前往中建三局成都轨道交通27号线金牛公园站现场观摩。走进施工现场,干净整洁的环境、清晰醒目的标识标牌、整齐码放的物资材料,让人不由地赞叹,与钢筋混凝土打交道的工地,竟然也可以如此整洁靓丽。

“马上带你们‘穿梭’到地下30米的盾构区间作业中去。”观摩现场,来自中建三局的建设者正向大家介绍智慧工地的明星产品盾构调度指挥中心。

“盾构机上安装了各式各项的摄像头、传感器、报警装置等。”工作人员说,它们如同盾构机的“眼睛和耳朵”,盾构掘进过程中各项参数都能一清二楚地反应在大屏幕上,地面技术人员再利用盾构智慧平台,同步实现对设备状态的智能监测、智能管理以及重要数据的智能统计与分析,进而达到智能辅助掘进等功能。

记者注意到,在现场,类似的智能管理设备还有很多。比如智能油耗管理平台、无人值守智能地磅、深基坑自动化监测、智能实测实量等。它们就像 “神经末梢”一样,分布在工地的各个角落,成为中建三局实现建筑业智慧业务高质量发展的有力见证。

据现场工作人员介绍,成都地铁27号线施工的最大难点就是解决盾构在富水砂卵石地层中穿越建构筑物的沉降控制,为解决这一难题,项目部通过掘进前对设备进行优化、掘进过程中技术创新、掘进后严防滞后沉降等措施,安全穿越了老旧小区、市政下穿隧道,赢得了各方的一致认可。

编辑:pxj
分享到: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