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应急管理系统拧紧压实责任 护航安全发展
51网讯 (记者 骆寓言)“要树牢底线思维、极限思维,统筹抓好防汛抗旱、地灾防治、安全生产和森林草原防灭火,全力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日前,全省防汛抗旱、地质灾害防治和安全生产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对今后一个时期重点任务进行安排部署。
立足新时期,面对新要求,四川省应急管理系统认真贯彻落实会议精神,以有力举措、创新思维积极开展生动实践,以高水平安全护航高质量发展。
防字当先 筑牢防汛责任堤坝
5月1日,四川正式进入汛期。入汛之初,四川就经历了较强降雨的考验。
5月2日16时,省气象台发布天气预报:5月2日当晚到5月3日白天,眉山、乐山、宜宾、泸州、自贡、内江6市多云,盆地其余地方有阵雨或雷雨转多云,其中巴中、达州、南充、广安4市的部分地方和广元市东部有中雨,局部大到暴雨。
随即,省防办组织相关市(州)防办召开防汛救灾工作视频调度会,对此轮降雨防范应对工作进行安排部署,并通过电话抽查雨区内相关乡镇值班值守情况,印证预警撤人和安全巡查工作落实情况,提醒相关区县加强辖区内雨量监测,做好各项应对措施准备,有情况及时报告。同时,向各市(州)防办、省防指相关成员单位和抢险救援队伍发出风险提示单,要求全力做好本轮强降雨防范应对工作。
这样有条不紊的处置来源于省防办工作专班的实战化运行。记者了解到,进入汛期,省防办工作专班每日有1位带班厅领导、1位带班处长和2位值班员负责值守。省气象台发布暴雨预警后,带班厅领导组织开展防汛会商调度,督促指导预警区域内重点市(州)、县(市、区)防办做好防范应对工作;带班处领导负责当日值班信息、掌握专班会商研判成果、组织对预警区域内的重点市(州)、县(市、区)防办和乡(镇、街道)开展调度抽查等;值班员24小时应急值守,督促抽查各级防办值班值守情况。接到险情灾情后,主动全面了解、核实险情灾情及地方应对处置、救援队伍出动等情况及时报告、跟踪等,确保有突发事件快速响应、高效应对。
协调调度 全面强化地震地灾应对
四川地震灾害多发频发,防震减灾面临的形势复杂严峻。5月4日10时15分,宜宾市兴文县发生4.9级地震,震源深度10千米。地震发生后,省应急厅立即视频调度宜宾市、兴文县应急管理局及消防救援总队,要求市、县立即派出工作组对震中及周边受灾地区尽快核查灾情信息,及时报送灾情情况,科学开展抢险救援,按照预案转移撤离生产矿山作业人员。兴文县启动地震三级应急响应,调集消防救援队伍3车20人、县综合应急救援队7车29人,组织排查队伍400余人,开展抢险排危、灾情核实等相关工作。
截至5月4日14时,暂未接报人员伤亡情况,震中及周边乡镇电力、交通、通信正常。
此外,5月3日至4日,四川接连发生自贡贡井区3.7级地震、宜宾兴文县4.0级地震、宜宾兴文县4.5级地震、雅安石棉县3.3级地震,5月5至6日,宜宾兴文县发生4.3级地震、泸州泸县发生3.7级地震,均在第一时间实施了有效处置。
地震高效有序处置背后是四川应急体系日益完善的支撑。据省抗震救灾指挥部办公室有关负责人介绍,2021年12月,省政府办公厅印发第二次修订的《四川省地震应急预案》,明确了组织指挥体系、应急力量体系和应急处置流程等。同时,省抗震救灾指挥部办公室推动省、市、县三级制定细化重特大地震应急救援方案,针对我省面临的地震威胁,对9大类主要应急救援力量、直升机起降点、河流码头以及主要进出道路进行全面梳理统计,预估地震损失情况,提前编组力量梯队。
督查检查 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
安全生产是应急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前不久召开的全省防汛抗旱、地质灾害防治和安全生产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就对安全生产工作进行专门部署,要求扎实开展重大事故隐患专项排查整治行动,大力整治动火等危险作业,重点整治医院、学校等场所火灾风险隐患等。
一分部署、九分落实。针对“五一”假期,省安办及早谋划,提前印发关于认真做好2023年“五一”劳动节期间安全防范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地各部门全面排查整治隐患,有效防范遏制各类生产安全事故发生。省安委会紧盯重点,深入推进全省安全生产“迎大运·保安全”集中整治和专项执法,加强对医院、旅游景区景点、大型综合体、餐饮娱乐、宾馆酒店等人员密集场所以及交通运输、煤矿、建筑施工、危化品、工贸等重点行业领域的安全检查,对尾矿库和边坡高度200米(含)以上露天矿山逐一“过筛子”,严防各类事故发生。
与此同时,省安委会还组织21个由省安委会成员单位有关负责同志带队的督查工作组,采取“四不两直”“三带三查”等方式,分赴各市(州)开展安全生产明查暗访工作。
五一期间,各督查组共检查单位374家,发现问题隐患1081项。各地各部门分别组织开展安全生产督导检查,截至5月3日16时,市县两级共派出督查组24348个,检查人员55389人次,发现问题隐患22927项。对发现的问题隐患,均采取“发点球”方式交办相关责任单位,督促限期整改到位。
“巡护+演练” 织密森林草原防灭火安全网
4月30日,省森防指办发布高森林草原火险橙色预警,预警涉及3市(州)的15个县(市、区)。
据了解,自“五一”节以来,省森防指办强化抽查调度,共抽查29个县(市、区)值班值守及包保领导工作开展情况,同时加强值班值守,除带班组长和值班员24小时在岗在位以外,副班组长、副班值班员专班各组备勤人员均到岗值守。
此外,省森防指办公室、省林草局、公安厅、应急厅联合印发了《四川省森林草原火灾隐患排查整治和查处违规用火行为专项行动实施方案》,决定从4月25日至12月15日,分为边查边改、全面整改、检查总结三大阶段,在全省范围开展隐患排查整治和查处违规用火行为专项行动,健全“省列总账、市(州)列分账、关键节点单独建账,账账明晰、时限清楚、责任到人”的管理体系落实工作责任和防范措施,形成火灾隐患治理长效工作机制。
除了省级层面的部署安排,全省各地将防火关口前移,紧盯火源管控,加强值班值守,筑牢森林草原“防火墙”。
近期,攀枝花市气温居高不下,森林草原防火形势严峻。为最大限度保护森林草原资源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攀枝花市森林消防支队盐边大队全体消防救援人员在“五一”节期间坚守防火专项行动一线。
大队每日派出携装巡护组及机动宣传组深入林区景点,配合景区在重点林区、高危时段增设检查卡点,全面落实重点区域重点布防。同时,大队严格落实战备制度,明确既是“宣传队”又是“战斗队”的角色定位,配齐带足灭火装备,做到防火和灭火任务无缝转换,遇有情况就近反应、快速到位、高效处置。
为打好森林防火主动战,近日,宜宾市森林火灾专业扑救队立足战备实际,拉开了为期三天的实战拉动演练序幕。演练模拟宜宾市叙州区喜捷镇苗儿村突发森林火情。接警后,宜宾市森林火灾专业扑救队指战员们迅速集结,在急促的警报声中,驱车赶赴“火场”。
本次拉动演练主要训练寻找水源、开辟进攻线路、水带铺设、扑打火线、紧急避险、清理余火、看守火场等一系列以水灭火训练科目,进一步提升指战员协同作战能力,检验战术制定的合理性。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