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交通运输科技创新大会在蓉召开
51网讯 (记者 雷琰)5月19日,四川省交通运输科技创新大会在成都召开。会上发布了四川省交通运输优秀科技创新技术、优秀科技创新产品、优秀科技创新应用案例等3类成果,公布了四川省交通运输高层次领军人才、青年科技创新人才、科技创新团队名单,为首批13个四川省交通运输行业科技创新平台授牌。同时,四川省交通运输厅出台了《四川省交通运输支持科技创新激励措施》,并配套制定了相应的管理办法。
近年来,四川交通紧紧围绕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科技创新赋能高质量发展,积极推动创新创造,取得了一系列高水平创新成果,在挑战高寒、高海拔、高烈度交通建设难题方面不断突破极限并引领国际先进水平,行业科技创新跑出“加速度”。
关键技术攻关不断突破,引领蜀道通向蜀道畅的历史跨越。攻克高原山区交通建设世界性难题,创造了钢管混凝土桥梁建造、高寒高海拔超长隧道建设运营、高烈度艰险山区公路建设抗震减灾、山区河流航运开发等系列领先技术,有力支撑了雅西、雅康、汶马高速以及雀儿山隧道、嘉陵江梯级开发等“超级工程”建设。
数字技术应用不断深化,带动行业转型升级发展。全省平安智慧高速总里程突破2000公里,创新探索车路协同应用,为出行者提供高质量出行信息服务。桥梁标准化、隧道数字化、路面无人化技术在成乐(扩容)高速、沿江高速、攀大高速等项目应用,国内首台适用于高速公路隧道竖井施工的掘进机“蜀畅号”投入运用。
低碳技术发展不断加快,支撑建设节约集约绿色交通。建成政府主导、企业联盟的交通运输领域“双碳”技术创新平台——四川低碳交通研究中心,并将其纳入天府永兴实验室。围绕“设计减碳、建设降碳、运营节碳”三大方向开展技术研发,一批原创性成果运用工程建设和运营实践。
科技创新能力不断增强,夯实高质量发展基础。创建4个部行业研发中心、9个省级科研平台,形成了“部级+省级”的科研平台体系。拥有博士后科研工作站2个、省级科技创新团队1个、“大师工作室”6个,省部级各类科技人才57人,筑牢了优势领域的人才基础。
科技创新体系不断完善,营造了良好发展环境。印发实施科技创新和标准化、数字交通“十四五”规划和《数字交通总体框架》,指导全省交通运输系统有序推进科技创新和数字交通建设。出台《交通运输科技项目管理办法》,基本形成以财政资金为引导、企业投入为主体的科技投入机制;修订《交通运输信息化项目管理办法》,统筹行业信息化项目建设,强化全过程规范管理。
记者从会上了解到,为推动科技创新和信息化工作实现全面突破、整体跃升,四川交通将开展重点领域科技攻关,包括高原山区道路交通技术,绿色低碳科技支撑,交通新基建技术研发,创新山区航运发展路径。同时,还将加快数字交通建设、科技创新能力建设、标准规范引领等工作。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