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元朝天区:“文化凝神”滋养民族团结进步之花
51网讯建成全省首个回族村史馆——大滩镇新生村村史馆,集中展示民俗风情、家风家教等内容,接待参观学习群众3000多人次;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宣讲志愿服务队开展宣讲活动30余场次,覆盖群众5万多人次……。近日,广元市朝天区汇总梳理出创建第七批四川省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以来,实施“文化凝神”工程取得的成绩。
地处秦巴山南麓的朝天区,是北向入川第一个县级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属典型的少数民族散杂居地区。辖区内有汉、回、羌等25个民族,其中少数民族群众1000余人。
创建第七批四川省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以来,朝天区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深入实施“文化凝神”工程(以文化设施“点面交织”夯基础,用文化活动“雅俗共赏”促交流,让文化传承“生机勃勃”创品牌),构筑起各民族互学互鉴、传承发展的共有精神家园。
朝天区委统战部常务副部长蒲玉斌介绍,通过采取“三会一课”、坝坝会等方式,广泛宣传民族政策、家风家训等内容,制定落地“沉浸式感染阵地+持续式教学课程”民族文化套餐,该区正以“文化凝神”滋养民族团结进步之花,加速打造出具有朝天民族团结进步的特色品牌。
截至今年6月底,朝天区发展318房车营地、麻柳刺绣传习所等20余种新业态体验场所,研发麻柳刺绣卷轴、屏风等10余种文化产品,培育农村知客、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等乡土文化能人300余名,重点发展“穆家清真”餐饮品牌,清真饭店超10家,累计创收340余万元……
指着挂在墙上的“修身宜静、出言宜慎、持家宜勤、处事宜和”家训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市政协委员、朝天区大滩镇新生村群众马超轩直言,随着“文化凝神”工程的深入实施,他们一家的日子越过越好。“和邻里相处,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标尺和准绳;教育子女,有家训作为根据……可以这样说,家训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真的是照亮了大家前行的路。”
朝天区纪委监委、区委宣传部、区委统战部等部门数据显示,近3年该区建成展现各民族在该区交往交流交融的明月峡蜀道文化陈列馆、全省规模最大的家风家训馆——两河口老林村家风家训馆等沉浸式感染阵地,受教育群众20万人次(其中,海内外华人华侨2万人次),创建省、市15个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示范单位,数量居全市前列。(唐彪)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