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州市通川区零工大本营以民生温度擦亮基层治理“底色”
这里是放松身心的“休憩站”,是提能充电的“加油站”,更是零工群体的“幸福港湾”……小小空间回应了群众的“急难愁盼”,暖心服务里承载着满满的民生温度。近年来,通川区倾力打造零工大本营,创新实施“1353”工作机制,开创零工大本营服务模式,加快零工市场体系建设,以不断“加码”的民生温度,擦亮通川基层治理“底色”。
功能完善,小空间带来“大温暖”
走进位于朝阳街道塔沱社区居委会南侧的通川区零工大本营,宽敞明亮的大厅、舒适温馨的环境,让人俨然有一种“回家”的感觉。大厅服务、零工充电、工余休息、直播带货、主题活动五大区域功能分明,可免费为市民提供饮水供给、纳凉取暖、餐食加热、临时休息、手机充电、读书阅览等服务。中午时分,前来纳凉休息的零工、市民坐满了大厅,大家尽情感受着这份惬意和清凉。
“这个地方确实好,以前中午找不到地方休息,现在有地方了,我们来喝水、休息都很方便,这里环境又好、又凉快,有一种‘回家’的感觉。”在蓝润置地广场务工的保安谢勇说道。
休憩有场地、交流有平台,这也正是通川区打造零工大本营的初衷。随着城市的建设发展,建筑工、搬运工等零散用工群体日益增多,而一直以来,零工群体都存在着找活“碰运气”,歇脚“没地方”的问题,零工大本营在为他们提供固定休息场所的同时,又能将他们组织、发动起来,使零工市场求职就业更加规范有序、便捷高效。
今年1月,通川区经过充分调研,综合用工市场、人流量、交通便捷度等因素,按照“务实管用、布局合理、节能环保、整洁美观”的原则,对朝阳街道塔坨社区闲置国有资产进行升级改造,打造集休闲、信息发布、求职登记、培训充电、政策咨询等多功能于一体的服务平台——零工大本营,小小空间不仅成为周边零散用工群体的休憩站点,更是促进零工群体充分就业,增进民生福祉的“暖心之家”。
搭建供需平台,打造零工市场集散地
“你好,我是零工大本营的工作人员万成霞,请问你找到工作了吗?这周六在仁和新城有一场招聘会,你可以去现场看一看。”
这样的对话在大本营里每天都会听到,秉承着“让用工方找人‘有地方’,零工求职‘有门路’”的理念,大本营为辖区居民、用工单位和零工群体提供求职招聘登记服务,搭建供需对接平台,并每日更新发布招聘信息,每月举办招聘活动,满足求职者多元化的求职需求,着力打造通川区零工市场新名片。
“零工群体具有低学历、年龄偏大、流动性强等特点,他们到我们这里来登了记后,我们会根据他们的具体情况介绍相关岗位,并提供建议,同时让他们进入‘零工服务群’,有什么职位信息我们也会第一时间发布,通过这种线上线下的方式,确保求职者都能找到心仪的工作。”零工大本营工作人员万成霞说道。
在这里不仅能“找”到工作,还能“等”到工作。为确保求职者充分就业,通川区整合调配零工资源,打通批量型零工推荐路径,积极对接季节性用工和临时性用工单位,组织灵活用工外包服务,促进用工方和零工就业群体供需平衡。
截至目前,通川区已建立零工服务群3个1350人,举办就业专场招聘活动6场,发布就业岗位5587个,帮助达成就业意向317人。通过平台向附近大型卖场、7000余家个体商户推荐输送零工。
与此同时,通川区还依托零工大本营平台,为居民和零工等群体提供免费技能培训、政策咨询等服务,收集了解零工群体在社会保险、就业创业、权益保障方面遇到的问题,切实打通人社服务“最后一公里”。截至目前,已动员通川区20余家职业技能培训机构入驻大本营,开展保洁、美甲、家政等11场次技能培训。
“按照月月有招聘、半月有培训、周周有活动、天天有岗位的要求,我们将用好用活这个平台,做好零工群体求职就业这篇大‘文章’,发挥好零工大本营的‘个性’功能,聚力打造达城零工市场集散地。”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副局长罗力铭说道。
党建引领、三方共管,让“大本营”良性运转
机构建起来,管理是关键。零工大本营建成后,如何让大本营发挥最大的效益,通川区坚持“政府主导、企业运营、社区参与”的原则,采取“政府零投入、第三方运维、全程免费服务”的运营模式,引入经营性人力资源公司(达才网)进行市场化运营管理。
“我们实行专人管理、全链条服务,我们这里收集的岗位信息,都是经过认真核实,查看资质,核查没问题后才对外发布,确保为求职者提供精准的服务。”达州市达才人力资源服务公司总经理梁经君说道。
同时,通川区依托零工大本营载体,成立了人社行业党委和零工党委,建立了大本营党支部,将灵活就业群体(零工)中的党员吸纳进支部,加强对零工群体的思想政治建设和温暖人社服务,全力整合辖区内33个“骑手驿站”“旅人港湾”“零工空间”等站点,形成“1+N”零工服务网络,并与农服中心、交运、住建等部门,建立协作机制,定期收集外卖骑手、建筑工人、网约车司机等新群体的就业、培训需求,联合总工会、团委、退役军人等多部门举行求职招聘等活动,扩大服务覆盖面,让更多灵活就业人员群体感受到人社“温度”。
“我们依托党组织阵地,举行形式多样的活动,宣传党的路线方针和惠民政策,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和党员的示范引领作用,引导灵活就业群体立足工作岗位、融入基层治理,在助力经济社会发展中贡献更大力量。”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副局长罗力铭说道。
接下来,通川区将依托零工大本营平台,着力开展好创业就业培训指导、救助帮扶等公共服务,进一步完善服务功能、拓展服务深度,重点解决大龄和困难等零工人员就业难问题,健全低、中、高端人力资源市场体系,切实推动人社工作高质量发展。(通川区融媒体中心)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