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入“高质量发展”思路 阿坝旅游兼容“国际化”+“主题化”
51网讯(记者 骆寓言)8月15日是首个全国生态日。无独有偶,这一天,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被正式授予“中国大熊猫生态旅游之乡”。籍此,阿坝州文化体育和旅游局当天在成都与四川省科学考察与探险协会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旨在进一步提升阿坝州旅游业发展水平,加强人文、历史、生态旅行,科学考察、科普研学、户外运动等文化和旅游资源的利用和保护。通过资源整合、优化配置,以优质旅游产品和品牌为引领,推动旅游产业转型升级,提升旅游综合实力和影响力,打造旅游产业新格局。
阿坝州的旅游资源相当丰富,在国内名列前茅,在世界范围内也是独具特色,拥有的5A级景区、4A级景区达31个,拥有黄河国家文化公园、长征国家文化公园、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大熊猫国家公园、若尔盖国家公园五大国家级名片,同时也是长江黄河上游重要水源补地和涵养地,是全国唯一的藏族羌族自治州。
在“旅游”日益成为“拉动内需”重要构成的现状下,如何巩固目前的成果、同时积极筹划应对未来?阿坝州旅游将“高质量发展”的落子,率先选择在“国际化”与“主题化”这两个步骤,并以此积极整合资源。
四川省科学考察与探险协会在“科考”与“探险”领域,极具实力与口碑,其国际声誉在海外同行中更是被高度认同。我国最早在1986年举办的的“长江科考漂流”,协会就已经全力参与,而由该协会连续举办的美国“科罗拉多峡谷漂流”,在国际上反响热烈。
同时,该协会还依托长年在中科院旗下所积淀的专业知识和专家资源,完全可以在“主题化”与“国际化”这两方面,将阿坝州优质的旅游资源“充分激活”。
签约仪式上,阿坝州文化体育和旅游局局长巴黎表示,既要看到阿坝旅游资源的巨大优势,又要看到民族地区发展旅游的制约。高质量发展阿坝旅游,首先要提升认识,因为文旅产业是阿坝州的战略支柱性产业,更是承载着民族地区发展的重任,是巩固“脱贫成果”、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途径;同时更要开拓思维、开阔眼界,积极围绕优质资源,打造真正符合市场需求、符合未来用户需求的好产品、好项目。只有真正的高质量规划、高质量策划,才能对得起这片优质的山水资源;只有最终有效的项目,才能兑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承诺。
四川省科学考察与探险协会会长刘立表示,此次合作,协会将不遗余力地为阿坝旅游的提升进行“赋能”。协会将在加强人文、历史、生态旅行,科学考察、科学探险、科普研学、户外运动等文化和旅游资源研究的同时,着力合理保护之下的高效利用。届时,协会还将率领国内最顶级的行业专家、学者,包括人文学、历史学、地理学、地貌学、地质学、冰川学、动物学、植物学、生态学、气象气候学、地质灾害学以及环境保护学等,以及摄影、探险、户外等社会知名人士,共同为阿坝旅游把脉与规划策划,打造一批具有国际水准的高质量项目。同时也将以“科学考察与探险”的内涵,去积极扩大国际影响力、扩大国际市场份额。
签约仪式当天,由国内著名的植物学家、生态学家、地理学家、冰川学家、动物学家、地质学家、人文学家,以及旅游规划、营销策划、科学考察、科学探险、户外运动等12位专家,共同论证阿坝州“中国大熊猫生态旅游之乡”。专家们对于阿坝州获此称号,一致表示“实至名归”,并对生态旅游、科学考察、户外探险等内容未来赋能阿坝州旅游展现的“国际化”与“主题化”的前景,表示了高度认同。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