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阅读
|
手机版
您的位置: 首页 >新闻>新闻动态>详细内容
目录
目录X

从无到有 从“不可能”到“变成现实”—— 达州宣汉县成功创建“全国百强县”工作纪实

来源:51网 发布时间:2023-09-14 09:51:45 浏览次数: 【字体:

杉林听蝉鸣、云廊闻清风、月下观星海……继巴山大峡谷之后,达州宣汉又添绝佳旅游胜地。8月8日,“月亮坪之恋”2023露营季在月亮坪乡村振兴示范区启动,吸引了大批川渝陕等地游客慕名而来,享受帐篷露营与星空剧场的清凉与惬意。

从无到有、从“不可能”到“变成现实”,短短一年时间,月亮坪乡村振兴示范区从一张图纸变成备受青睐的旅游景观。这也是宣汉县成功创建全国“百强县”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一个缩影。

2021年9月13日,中共宣汉县第十四届委员会响亮提出奋力争创全国“百强县”。

两年来,宣汉县委、县政府团结带领全县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坚定不移实施农业兴县、工业强县、文旅靓县、开放活县“四大战略”,以拼搏奋斗的姿态和创则必成的信心向全国“百强县”发起强烈冲锋,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迈出铿锵步伐。

一张蓝图 指引经济发展新航向

2021年7月26日,宣汉县在全省183个县(市、区)中脱颖而出,被省委、省政府纳入全省8个“全国县域经济百强县”培育县之一。

这是机遇,更是挑战。宣汉应当如何作为?“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我们将奋力争创全国‘百强县’、勇当达州振兴‘主力军’。”彼时,上任不久的宣汉县委书记冯永刚表示,争创全国“百强县”,宣汉既有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万达开天然气锂钾综合利用集聚区、东出北上国际陆港枢纽建设等重大机遇,也有全国“百强县”培育县、全省革命老区县、全省少数民族地区待遇县等利好政策,“我们没有任何理由退缩不前,必须乘势而上、再接再厉、接续奋斗……”

创建全国“百强县”,宣汉底气何在?宣汉矿产资源富集,天然气远景储量1.5万亿立方米,普光气田是全国最大的海相整装气田,投产13年来,累计向达州地方企业和居民供应天然气超13亿立方米。境内有中石化普光净化厂、中石油南坝净化厂两个脱硫厂,拥有年产150亿立方米天然气和285万吨硫磺产能;拥有全球第一个海相富锂钾资源矿,富锂钾卤水储量21亿立方米,新型杂卤石钾盐矿中硫酸钾资源量达10亿吨以上,经济价值近万亿元;煤炭储量1.6亿吨。

如何把资源优势转变为发展优势?冯永刚带领新一届县委领导班子立足宣汉实际,展开深入调研,将干好当前工作和着眼长远发展结合起来,将做大总量与提升质量结合起来。未来五年,宣汉将按照省市目标指引,坚持“一年大突破、两年大进位、五年大跨越”发展节奏,突出“转型跨越、争先进位”工作基调,紧扣争创全国“百强县”、勇当达州振兴“主力军”这个定位,弘扬红军精神、巴人精神,围绕建成全国新能源新材料综合利用示范区、全国生态旅游度假区、全国巴文化高地“三大目标”,大力实施农业兴县、工业强县、文旅靓县、开放活县“四大战略”,突出抓好经济实力、城乡面貌、民生福祉、发展环境、县域活力“五大任务”,加速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宣汉而努力奋斗。

四大战略 明晰经济发展新路径

方向清,路径明,事业兴。宣汉县大力实施 “四大战略”,向全国县域经济“百强县”目标发起猛攻,蓄积宣汉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澎湃动力”。

为促进农户增收致富,全县采取“专合社+村集体+农户”入股分红的模式,大力发展车厘子产业。目前,全县车厘子栽植面积1万余亩,车厘子成为群众致富“聚宝盆”。这是该县坚定不移实施“农业兴县”战略的生动写照。

走进四川赣锋锂业10万吨退役电池回收综合利用项目的电池处理车间,只见一台台自动化设备高速运转,一节节退役电池脱“机”而出……目前,该项目5条生产线正在进行试生产,正式投产后可实现年产值30亿元、年利润10亿元、年创税2.4亿元。

宣汉县坚定不移实施“工业强县”战略,依托天然气、锂钾两大万亿级优势资源,天然气硫磺、锂钾综合利用、微玻纤、金属新材料“四大支柱产业”不断崛起,实现从“资源产出地”到“产业崛起地”转变。以建设“千亿级园区”为目标,普光经开区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吸引了浙江正凯、江西赣锋、广东美联、四川金海马4大百亿级项目落地建设,园区入驻企业从2020年的85家增至123家、投产从69家增至102家。两年来,宣汉工业经济突飞猛进,县属工业增加值占比从2020年41%增加到2022年63%,提高22个百分点,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了近3倍,增速连续7年保持全市第一,“百亿领航、亿元支撑”的产业高地逐渐形成。

随着“月亮坪之恋”2023露营季的启动,宣汉“双区引领、全域带动”的文旅格局正式形成,标志着宣汉县大力实施“文旅靓县”战略迈上了新台阶。两年来,宣汉县始终坚持“文旅靓县”战略,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全域旅游亮点频闪。建成国家4A级旅游景区3个、3A级景区6个。2022年,全县接待游客1500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30亿元。

“宣汉县委、县政府就是我们企业的‘娘家人’,正是他们用心、用情的细致服务,为我们企业解难题、办实事,我们才有信心投资在宣汉。”四川德润航达钢铁公司总经理刘小明说。宣汉县始终坚持“开放活县”战略,积极开展纾企解困行动,成立“组团服务重大招商引资项目工作专班”,配备企业秘书,紧盯企业发展需求,全程提供“保姆式”服务,助推企业加速发展。两年来,共接待来自山东、广东、浙江等23个省市客商260余批次,累计引进亿元以上工业项目144个,到位资金501.6亿元,招商引资考核连续两年全市排名第一。

两年多来,宣汉县大力实施“四大战略”,干成了一件又一件大事,取得了一项又一项荣誉,先后荣获“四川省县域经济发展先进县”“中国西部百强县”,2022年全县GDP突破600亿元大关,成功创建“天府旅游名县”“中国旅游百强县”。7月25日,赛迪顾问县域经济研究中心发布《2023中国县域经济百强研究》,宣汉县成功入围“全国县域经济百强县”。

两种精神 鼓足经济发展新干劲

宣汉是“中国巴文化之乡”,巍峨延绵、雄奇险峻的大巴山铸就了宣汉人忠勇信义、血性阳刚的性格;宣汉是红军之乡,书写了“一县成军”的传奇,孕育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王维舟和向守志等新中国10位将军。

正是浸润在宣汉人骨髓里的巴人精神和红军精神,成为当今宣汉干部群众争创全国“百强县”,勇当达州振兴“主力军”的动力源泉,鼓足了“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冲天干劲。

9月10日,骄阳似火,虽是周末,但明月新城项目施工现场却一派繁忙景象,挖掘机、打桩机等大型机械来回穿梭……烈日烘烤下,县住建局干部漆楚军与其他建设大军鏖战在一起。当笔者问及“这么大的太阳,周末都在开工,你不怕中暑吗”时,漆楚军用粗黑的右手一抹额头上豆大的汗珠,坚定地说:“不怕。明月坝的乡亲们还等着他们的新家园呢……我们宣汉人是巴人后裔,好日子就是这样干出来的,我们宣汉干部更是在不怕牺牲的红军精神里浸染出来的,只要百姓能得实惠,我们苦点累点又何妨。”

“明月新城每天突飞猛进的建设进度,是各级领导、各个部门同志和我们指挥部所有干部职工跑出来的,是一线工人干出来的。”明月新城建设指挥部办公室主任程平颇有感触地说,明月新城从项目立项到2022年7月正式开工建设,仅仅用了9个月时间,在全省同类项目中用时最短。

“每当看到悬挂在家门口那红红的印着‘忠勇信义·德驻我家’字样的中国结,一种强烈的家国情怀油然而生,激励着我们全家人更加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祖国、热爱家乡。”去年,因勤劳致富被评为“县级道德模范户”的柏树镇九军村村民李成菊由衷地感叹。

在“两种精神”的激励下,广大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紧紧团结在一起,战胜了一个又一个困难,攻克一个又一个难关,在宣汉这片热土上创造出了一个又一个发展奇迹。

千锤百炼 创造经济发展新辉煌

“宣汉县月亮坪乡村振兴示范区建设项目开工。”2022年8月9日,月亮坪正式开工。2023年8月8日,短短一年,“月亮坪之恋”2023露营季正式启动。

只有干出来的精彩,没有等出来的辉煌。一年来,月亮坪建设指挥部办公室一班人不分周末、节假日,常年坚守在施工一线,每天奔波在施工现场、工棚之间,一双雨鞋、一顶安全帽、一件迷彩服就是他们的工作装,吃在月亮坪、睡在月亮坪,全身心投入月亮坪建设。

同样的精彩故事在宣汉各大工地、建设一线浓情上演。在宣(汉)南(坝)复线公路建设现场,马上要退休的卸任干部李六山,和他的战友们常年穿行在山间丛林,守候在峡谷河流,到处是他们忙碌的身影、汗湿的衣衫。正是无数这样的交通建设者,以“敢教日月换新天”的昂扬斗志,逢山开路、遇水架桥,建成了毛坝至月亮坪、樊漆路、胡红路等干线公路,实现了西达渝高铁顺利开工,宣南复线加速推进,县内公路通车里程增加到1.2万公里。

走进宣汉县明月新城,只见县人民医院总部明月新城迁建项目正在紧锣密鼓地建设。另外,传染病隔离病区、门诊住院大楼正在大马力推进,县三医院住院部建设项目只用了四个多月就完成主体工程,再次刷新了宣汉速度。惊人的速度背后,是无数人默默的付出和艰辛的汗水。县第三人民医院崔明庆、姚丕林、王灿等,长期在现场督战,靠前指挥,他们像呵护“孩子”一样每天看着新大楼“成长”起来。

“在宣汉我感受最深的就是宣汉从上至下干事创业的浓厚氛围和‘千锤百炼’的干劲与激情……赣锋锂业项目从第一次对接到项目落地,我们的招商引资团队仅仅用了19天,创造了宣汉历史上百亿级项目谈判签约时间最快纪录。”县投资促进中心主任朱济君感叹道。

正是有了这种“自觉”,全体党员干部认真落实县委联系服务群众“三个一”工作机制,深入农家院坝、车间码头、大街小巷,扎根一线,与群众心贴心、手牵手,有问题不上交、有困难不推诿,把工作做到极致。

“遇到问题莫着急,院坝会上议一议;路灯亮了心欢喜,你说满意不满意。”这是桃花镇鼓石梁村8组村民杨国斗,为村里新安装路灯一事编的一段顺口溜。去年8月,因连日暴雨导致该村路灯受损严重,影响村民出行。仅仅两周,该村42盏太阳能路灯便安装完毕。

“战晴天、抢雨天、誓把山峰变平川”……如今,行走在宣汉大地,一个个重大项目火热推进,一座座厂房拔地而起,一项项工程建设正酣,千锤百炼,玉汝于成,幸福美丽新宣汉的壮丽图景正在不断铺展。

百万群众 共享经济发展新成果

披荆斩棘创百强,砥砺奋进结硕果。数据为证,教育事业上,2021年以来,全县累计投入资金19.5亿元,实施教育项目85个,新增优质学位13000个。卫生健康事业方面,县人民医院成功创“三甲”,连续7年跻身“全国县级医院竞争力百强”,两年来,全县新增医疗业务用房14.4万平方米,县域内就诊率超过90%,真正实现“小病不出村、大病不出县”。城市建设方面,在县委、县政府“公园城市”设计理念的指引下,南坝新城呼之欲出,县城西区扩容提质,西区休闲运动公园建成投运,北部新城不断完善,张家坝新城加速崛起,老旧小区人居环境大改善,巴山红军公园、滨湖路、百节溪公园扮靓城市。今年6月,宣汉被省政府命名为“四川省生态园林城市”。

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发展成果与人民共享。面对宣汉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带来的红利,宣汉群众乐享其中,赞不绝口。

“这条路建得快,质量好,改变了我们的出行条件,到万源、陕西等地都愿意走这条路了……”毛(坝)普(光)快速通道沿线堰口村六组村民陈志余,由衷地感谢当地政府对民生事业的持续改善。毛(坝)普(光)快速通道起于毛坝镇大书坝,止于普光镇土主顺接石化大道,全长16.3公里,参战单位以最“拼”的状态,紧盯时间节点,全力推进项目建设,不到一年时间就顺利通车。

“孩子在这么漂亮的学校读书,我们家长很放心,也很高兴……”走进今年9月迎来第一批学子上学的宣中蒲江学校,只见拔地而起的校园焕然一新,学生们在校园开心地学习、运动……九年级十四班学生李想的妈妈叶随娥高兴地说。

“宣汉这几年的城市建设太快了,城市越来越漂亮了,医疗条件越来越好,子女上学也方便……感谢党和政府想我们百姓所想,解百姓所忧,把实事办到百姓心坎上,让我们无忧地生活在这依山傍水的公园城市里头,好巴适!”宣汉县蒲江街道宝寺社区居民刘淑芳说。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站在新的起点,县委科学把握“时”与“势”、系统推进“稳”与“进”,在县委十四届十二次全会上,响亮提出了“加快建设全国‘千亿县’、争当县域发展‘排头兵’”发展目标,为宣汉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向川 张平 漆楚良 彭晓懿 周浩瀚)

编辑:thj
分享到: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