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迈出新跨越!乐西高速大凉山1号隧道TBM施工平导全线贯通
51网讯(记者 雷琰 文 图由蜀道集团提供)9月28日9时,凉山州美姑县,乐西高速建设迎来重要一刻:随着巨大刀盘破岩而出,国内首台应用于高速公路隧道项目辅助施工的“月城凉山号”TBM(全断面岩石隧道掘进机)成功掘进12318米。这标志着乐西高速公路关键控制性工程之一大凉山1号隧道的平行导洞全线贯通,为乐西高速公路实现2025年全线贯通目标迈出跨越式的一步,打下坚实的基础。
TBM平导+主洞钻爆法 克服多项难题
乐西高速大凉山1号隧道紧邻大风顶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四川省嘛咪泽自然保护区等大熊猫栖息地保护区,全长15366米,是西南地区在建和运营最长的高速公路隧道。隧道施工穿越诸多不良地质,包括断层破碎带、突涌水段、瓦斯地段、软岩大变形段和岩溶地段,最大日涌水量达11万方,施工极度困难。
为切实提升隧道建设本质安全水平,严格落实环境保护各项要求,项目团队以“机械化换人、智能化减人”为抓手,变革传统公路隧道施工模式,在基于该隧道复杂的地质条件及特殊的地理位置上详细研判。“我们组织设计了3Km平导、8Km平导和15.3Km平导等多套方案,从环境保护、防止涌突水、运营通风、防灾救援等方面进行综合比选,最终确定‘一隧三洞’的断面布置型式,并首次采用‘TBM平导+主洞钻爆法’的组合施工工艺。”据乐西高速大凉山1号隧道项目跟班作业管理人员且洋介绍,通过超前的设计理念和先进的施工工艺确保大凉山1号隧道最大程度减小了对环境敏感区的影响、降低了施工安全风险。“平导贯通后可新增4个辅助主洞施工作业面,施工效率大大提高。此外,建成通车后平导作为通风排烟和防灾救援通道,排烟距离由5000米缩短至750米,通风效率提高6倍以上,救援效率较传统左右洞互为救援模式提高4倍,有效降低了运营期间安全风险。”
“硬岩掘进机之王” 刷新多项纪录
“月城凉山号”TBM,被誉为“硬岩掘进机之王”,于2020年10月在乐西高速公路大凉山1号隧道完成调试后正式开始掘进,前后历时36个月。施工期间,首创国内高速公路TBM独头日掘进49.12米,月掘进723.82米,6个月连续掘进3680米、12个月连续掘进6387米、18个月连续掘进8825米等多项全国纪录。
“大凉山1号隧道采用TBM施工平导的成功应用较传统的钻爆法施工缩短工期至少3年以上,不仅填补了国内同类型高速公路施工的技术空白,还将彻底改变国内几十年来‘以人力为主’传统钻爆法施工方式,开启隧道机械化施工的新篇章,对我国公路隧道建设具有里程碑意义。”中铁十八局乐西高速K2标项目部经理郑传赞表示,乐西高速大凉山1号隧道作为国内首个TBM辅助施工的高速公路隧道项目,极具推广价值,不仅能为国内高速公路TBM施工应用提供技术支撑,更能推动TBM在高速公路应用中新一轮的科技创新。
“乐西高速是首条深入大小凉山腹地和彝族聚居区的高速公路,全长152公里,投资335亿,桥隧比达81.78%。”蜀道集团乐西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兰富安告诉记者,项目全面建成通车后,将结束雷波、昭觉、美姑三县不通高速的历史。届时,昭觉至马边的车程将从现在的5小时缩短到1.5小时左右,从昭觉到成都仅需3.5小时,对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助力乡村振兴和对外文化交流交融、打通成都平原和攀西地区交通双通道,服务于大小凉山和彝族聚居区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各民族共同富裕将发挥重要的作用。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