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阅读
|
手机版
您的位置: 首页 >新闻>新闻动态>详细内容
目录
目录X

五向发力 四川推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无废城市”共建

来源:51网 发布时间:2023-10-25 16:10:36 【字体:

五向发力 四川推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无废城市”共建


51网讯(记者 王旭) “无废城市”怎么建?进展如何?10月24日,在重庆召开的2023年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无废城市”共建联合新闻发布会上,四川省生态环境厅二级巡视员于伟安给出了答案。截至目前,成都、自贡、泸州、德阳、绵阳、乐山、宜宾、眉山等8个纳入国家“无废城市”建设名单的城市,均印发了相关实施方案,明确了年度工作目标任务,正扎实有序推进建设工作。遂宁、内江、南充、广安、达州、雅安、资阳等7个纳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无废城市”共建的市以及巴中市恩阳区正抓紧编制“无废城市”建设实施方案。

聚集合力“无废城市”建设蹄疾步稳 

“推进‘无废城市’建设试点已经写入了今年的《四川省人民政府工作报告》。”于伟安介绍,近年来,四川深入推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无废城市”共建,聚焦“无废城市”建设工作目标和重点任务,不断在建机制、抓任务、强保障、夯基础、重宣传等五大方向发力,深入推进“无废城市”建设。

我省会同重庆市印发《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无废城市”共建机制》,建立联合指导、宣传教育等五大机制,联合开展技术攻关、成效评估等,合力打造“无废集团”等示范项目。与此同时,省生态环境厅会同省发展改革委等21个单位建立“无废城市”建设厅际联席会议制度,为高效推进“无废城市”建设提供了机制保障。还将“无废城市”建设和“无废细胞”创建纳入对有关市和省直相关部门生态环境保护党政同责目标考核,对建设成效突出的给予加分。

除健全体制机制外,我省还着力强化要素保障。联合重庆市组建共112名专家的“无废城市”共建联合指导组,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无废城市”共建问诊把脉。对成功创建为“无废城市”的,按照每个城市500万元给予奖补。将固体废物收集、利用、处置建设项目纳入污染防治成效巩固财政贴息支持范围,每个项目年贴息金额最高达300万元,贴息年度最长达到3年。此外,西南区域危险废物环境风险防控技术中心(以下简称西南中心)和处置中心也成功落户四川。

成效显著 讲好“无废城市”建设“普通话”“四川话”“本地话”

如今,我省“无废城市”建设成效显著。

乐山锚定打造“无废嘉州·清洁双遗”乐山品牌,召开首个“无废城市”项目暨融资推介会,共达成10项“无废城市”建设领域合作签约,生态环境领域银行承诺融资额度已累计达到220亿元;绵阳开展“无废城市”数字化平台建设,全力建设精品“无废细胞”,已建成“无废医院”“无废校园”“无废工地”等26个;眉山以探索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为突破点,成立眉山市“无废城市”重点技术联合实验室,推动解决50万吨/年钙芒硝矿废弃物资源化利用难题,建成首个集建筑垃圾、装修垃圾、大件垃圾和工业垃圾全产业链的“无废城市产业园”;成都、泸州、自贡、德阳、宜宾分别紧紧围绕废旧物资“互联网+回收”网络体系、磷石膏综合利用、“以竹代塑”等方面打造各自“无废城市”建设特色。

“我们将加快推进川渝‘无废城市’共建各项工作落地落实,为全国跨区域‘无废城市’建设提供良好示范。”于伟安表示,下一步,省生态环境厅将全面推进“无废城市”建设,大力开展“无废城市细胞”创建,进一步营造共建氛围。指导成都等8个国家“无废城市”按时序推进建设任务,推进遂宁等7个市和恩阳区加快实施方案编制工作,切实讲好“无废城市”建设的“普通话”“四川话”“本地话”。川渝两地联合出台“无废小区”等15类“无废城市细胞”建设评估细则,助力“无废城市”建设工作走深走实。开展“无废城市”进学校等宣传活动和“沿长江看‘无废城市’建设”主题宣传活动,及时总结凝练“无废城市”建设经验做法和推广案例,展示建设成果,助推“无废”理念深入人心。


编辑:XFJ
分享到: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