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阅读
|
手机版
您的位置: 首页 >新闻>新闻动态>详细内容
目录
目录X

达州万源市多措并举守护留守儿童茁壮成长

来源:51网 发布时间:2023-11-23 15:21:39 【字体:

11月19日,在达州万源市古东关街道庙沟河社区全市首个进入试运行阶段的“阳光驿站”里,来自社区的志愿者引导留守儿童开展了绘画、弹琴、拼图等各种活动。

同时,在万源市草坝中学篮球场,数十名留守儿童在老师的带领下完成了热身运动,被分为两队进行篮球比赛。一番激烈比拼后,大家端着脸盆、拿着毛巾来到新建成的淋浴室,舒服地洗了一个热水澡!

位于大巴山区的万源市作为劳务输出大县,外出务工人员众多,留守儿童数量较多。为改善儿童学生成长环境,促进留守儿童身心健康发展,近年来,万源市多措并举切实抓好留守儿童关心关爱保护工作,让留守儿童感受到家的温暖。

阳光驿站助力留守儿童阳光成长

“我很喜欢这里,有很多小伙伴可以一起玩,而且书和玩具也多。”作为庙沟河社区“阳光驿站”常来的“小客人”,正在上四年级的留守儿童涵涵开心地说。

走进庙沟河社区,“阳光驿站”里格外热闹,十多个来自各个学校的小朋友在里面做手工、玩游戏、交朋友。“驿站”内投放的拼图、象棋等各类物品,不仅能够提高儿童的动手动脑能力,也能让儿童们暂时放下对各类电子产品的依赖,促进儿童身心健康发展。

“我年纪大了,文化水平也有限,以前放假很少带孙子去哪里玩,现在带到这里来,不仅可以玩还可以学,我很放心。”看到孙子玩得高兴,市民汪婆婆对“阳光驿站”给予了高度的评价。

“阳光驿站”开放期间,来自社区的志愿者始终没有闲着,忙前忙后为大家提供着各种服务,一方面要维持现场秩序,另一方面还要引导孩子们开展活动,为孩子们营造安全、和谐的环境,确保孩子们玩得开心、家长们来得放心。

据了解,“阳光驿站”项目主要面向留守儿童集中地区、经济欠发达地区的村(社区),在配置图书、玩具、文体用品等物资设施的基础上,针对留守儿童在成长中面临的学习、生活、心理等突出问题,开展监护指导、心理疏导、社会融入和家庭教育指导等关爱服务工作,帮助留守儿童健康快乐成长。

庙沟河社区“阳光驿站”作为万源城区关爱留守儿童工作的重要载体,下一步,庙沟河社区将每月定时开放“阳光驿站”,让辖区儿童开心玩耍,将“阳光驿站”打造成为留守儿童的“温暖家园”。

周末寄宿搭建留守儿童温暖港湾

宽敞明亮的趣味活动室,崭新的音乐室,设备齐全的美术室,藏书众多的阅览室……自开展留守儿童周末假日寄宿学校试点工作以来,万源市草坝中学因地制宜,依托现有资源,倾力打造温馨舒适的“四有”活动阵地,组建以优秀辅导教师为主体,群体广泛参与的“1+N”服务团队,开展多彩活动,丰富留守儿童假日生活,让学生开心、让家长放心。

该校组建了以优秀辅导教师为主体,群体广泛参与的“1+N”服务团队,建立完善了留守儿童周末假日寄宿学校各项制度和关爱服务日志,做到事事有人管、人人有责任,确保留守儿童吃得好、住得暖,在学校也能感受到家的温暖。

为让留过儿童的周末假日生活过得更精彩,万源市草坝中学开设了各类活动小组,如打篮球、羽毛球等进行体育锻炼,上书法、美术等特色兴趣班,还安排了教师进行作业辅导。在生活上,要求宿管悉心关爱学生,为他们提供与家长联系的渠道,促进亲子交流,保持家校联系畅通。

“每周最开心的事,就是周末到学校和同学一起玩。”学生杨琳很喜欢周末寄宿到学校。“有很多的活动,老师也教了我们很多做人的道理,感谢老师们的辛勤付出。”学生张雪晴说。

据悉,万源市目前有10所学校开展农村留守儿童周末假日寄宿学校试点工作。作为关心关爱留守儿童的一项重要创新制度,当地正借此积极探索可复制、能推广的周末假日寄宿方案,促进留守儿童健康成长。

结对帮扶带给留守儿童如家温暖

万源市竹峪中学是大巴山深处的一所单设农村初级中学。由于地处深山,很多学生的家长都外出务工,留守儿童在学生中占据大多数,呵护留守儿童也就成为了学校重要工作内容之一。

“这周回去和在外地务工的爸爸妈妈开视频了吗?天气转凉了,一定要注意添加衣服,你带的铺盖晚上盖起冷不冷……”日前办公室里,8年级6班班主任王老师正在与班上的留守儿童分别进行“一对一”谈心。

为更好关心关爱留守儿童,弥补农村留守儿童的感情缺失,近年来,竹峪中学每学期都要对全校留守儿童进行摸排,并详细了解相关情况,针对每个留守儿童建立台账实行动态管理,对农村留守儿童进行“一对一”“多对一”的结对帮扶,定期开展帮扶活动,密切关注留守儿童的思想动态和成长轨迹,为农村留守儿童的健康快乐成长保驾护航。

“老师在刚开学的时候,就手把手教我们叠被子、整理内务,就像是爸爸妈妈一样关心和爱护我们……”今年刚刚升入初中的七年级同学纷纷表示。

“走上讲台是老师,走下讲台是爸妈。”在万源市的众多乡村学校,老师不仅承担着传授知识的工作,还要教会学生独立生活。乡村老师们用爱心和责任心关心孩子,通过结对帮扶弥补着农村留守儿童爱的缺失,让他们在学校也能感受到“家”的温暖。

截至目前,万源市已经形成“政府部门各负其责,全社会积极参与”的留守儿童关心关爱工作格局,为广大留守儿童创造了一个个温馨的“家”,进一步促进了当地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也为乡村振兴贡献了教育力量。(马发海 冯津榕)

编辑:XFJ
分享到: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