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阅读
|
手机版
您的位置: 首页 >新闻>新闻动态>详细内容
目录
目录X

第十一届中国(绵阳)科技城国际科技博览会主论坛在绵阳举行

来源:51网 发布时间:2023-11-24 17:14:21 【字体:

51网讯(苟蓉 记者 吴健)11月22日,第十一届中国(绵阳)科技城国际科技博览会主论坛——川渝科技论坛在绵阳举行。本次论坛以“颠覆性技术与未来产业”为主题,旨在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来川视察重要指示精神和对绵阳工作的系列指示精神,围绕未来新型能源、未来生命科学、未来信息通讯、未来先进材料等领域探讨最新科技前沿和未来产业发展路径,以科技创新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全力打造成渝副中心,加快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科技创新先行区。全国政协常委、副秘书长,九三学社中央副主席刘政奎,四川省科学技术厅副厅长、一级巡视员景世刚,重庆市科学技术局党委委员、二级巡视员吴序,绵阳市委副书记、市长李云出席论坛并致辞。来自各省市科技管理部门、高校院所、高新区和高新技术企业及在绵科研院所、高校、高新技术企业等600余人参加论坛。

刘政奎在致辞时表示,九三学社与绵阳有着很深的历史渊源。“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著名科学家、九三学社先贤王淦昌、邓稼先、程开甲等长期扎根绵阳,殚精竭虑、孜孜以求,在中国科技发展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在新时代,九三学社中央将继续充分发挥科技特色和优势,进一步支持绵阳加快建设中国科技城、全力打造成渝副中心。

李云在致辞中代表市委、市政府对各位嘉宾的到来表示欢迎。他说,一直以来,绵阳以服务国家战略为己任,全力服务保障国防建设,攻克了一大批硬核科技、锻造出一大批国之重器。今天,各位专家学者、业界精英、行业翘楚汇聚一堂、论剑绵阳,必将为颠覆性技术与未来产业发展、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注入强劲动能。希望大家把更多先进技术、理念引进绵阳,推动更多颠覆性技术成果在绵阳转化和产业化,为加快建设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更好服务国家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贡献更大力量。

本次论坛的主旨报告环节由中国工程院院士、绵阳市科协主席范国滨主持。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市政协副主席、九三学社中央副主席、北京大学纳米科学与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刘忠范,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邮电大学教授、网络与交换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张平,中国科学院院士、浙江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叶志镇,中国科学院院士、“珠峰计划”合成生物学前沿科学中心主任元英进,古巴科学院及拉丁美洲科学院院士、电子科技大学教授裴德乐,国防科技大学科研部部长杨俊,中国工程科技创新战略研究院颠覆性技术战略研究中心主任曹晓阳等专家学者在会上围绕《石墨烯新材料:上货架才是硬道理》《现代通信中颠覆性创新技术》《促材料科技创新塑造发展新优势》《合成生物学及应用》《合成生物学及应用》《神经技术与全球健康》《北斗星间链路创新实践与思考》《工程科技颠覆性技术战略研究》作主旨报告。值得关注的是杜祥琬院士作为联合报告人发布了由20名院士遴选的引发下一轮主旋律的潜在颠覆性技术方向清单。“推动颠覆性技术创新,布局未来产业发展”是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助力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点燃经济高质量发展新引擎的重要举措,正成为各国抢占未来竞争制高点。

会上还同步举行了九三学社四川省委员会与绵阳市人民政府《九绵科技合作协议书》签约仪式,九三学社将通过开展重点课题调研、共建科技创新平台等推动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建立“九绵科技合作”专家资源库、举办“九绵科技合作”专家入绵活动等助力产业高质量发展;加强人才交流与培训、提升高校办学质量等方面推动社会 事业加速发展,通过与绵阳科技城多领域科技合作,助力绵阳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编辑:XFJ
分享到: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