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四川9地入选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和“两山”实践创新基地
今年四川9地入选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和“两山”实践创新基地
我省生态文明示范创建工作位居全国前列
51网讯(记者 张宸菱)12月28日,四川省生态环境厅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了全省生态文明示范创建工作有关情况。据了解,今年,我省9地被生态环境部命名为第七批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全省生态文明示范创建工作连续两年位居全国第一,连续六年居西部第一。
其中,阿坝州被命名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州,成都市青羊区、成华区、宜宾市南溪区、梓潼县、苍溪县、米易县被命名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区),天府新区直管区、丹巴县被命名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
据介绍,在创建过程中,各地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全省共140多个地区颁布实施了生态文明建设示范规划,今年共24个市县申请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创建考核验收。生态环境厅与发展改革、自然资源、农业农村、林草等部门紧密配合,协同推进,形成生态文明建设合力,全省生态文明建设比学赶帮、齐头并进的局面初步形成。
创建成功的县(市、区)各有特点,充分体现了区域资源禀赋和区域发展特色。例如,阿坝州划定生态保护红线4万平方公里,林草综合覆盖度提升至85.6%,湿地面积由90年代的600余万亩增加到951万亩。南溪区以能酿出美酒的标准保护长江,建成环长江生态绿廊33.49公里、滨江湿地公园45公顷。苍溪县坚持生态文明建设与乡村振兴相结合,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模式被纳入全国乡村振兴“四个一批”典型案例推广。丹巴县充分借力生态资源优势,发展“生态+文旅”“生态+农业”等模式,积极探索“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化。
截至目前,全省已累计建成39个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10个“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下一步,省生态环境厅将继续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充分发挥生态文明示范创建的引领作用,提升创建质量,促进生态价值转化,强化有进有出、动态管理,不断巩固生态文明示范创建成效,为美丽四川建设打下坚实的基础。
会上,省自然资源厅、省林业和草原局、阿坝州、苍溪县、米易县、丹巴县分别就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工作开展情况作交流分享。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