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走基层——搬进新家过大年
51网讯 2月4日这天,天气晴朗,是个做工的好日子。泸定县德威镇寨子村寨子坡组的村民黄凡正在收拾他的新家。当记者跟随泸定县应急管理局工作人员一行来到他家时,他正在打水泥。
“老黄,你在打水泥修房子呢?”工作人员手里拎着一袋大米和食用油,来向黄凡一家表示慰问。
见到众人,黄凡连忙在裤子上拍了拍沾满灰尘的双手,笑着将工作人员手里的慰问品接过来,嘴里还忙不迭说道:“你们来是客人,怎么还带了礼物过来呢?来,到我新家里去看看!”
说完,黄凡转身将慰问品放在了门口,带领众人走进了他的新家。
崭新的客厅里,光洁的大理石地板上只摆放着一张沙发、一张茶几和电视柜。“房子还没有装修完,就只摆了这几个家具,等装修好了再慢慢往里面置办新家具。”
顺着楼梯往上走,一行人来到了二楼。这里的房屋修葺还没有完成,只有和一楼一样的大理石地板已经安装完毕,而天花板仍然是光秃秃的。对此,黄凡向众人解释:“刚刚打的水泥就是准备用来给天花板吊顶的,这几天趁着天气好水泥干得快,可以把二三楼的天花板吊顶都搞完。”
一栋崭新的三楼小民房,这便是黄凡一家5口在泸定地震后搬进的新家。他们的老房子在那场地震中被损毁严重,被鉴定为D级。“老房子就在对面那座山上,现在已经全部拆掉看不到了。”指着家门口的小山,黄凡向记者介绍道。
黄凡的邻居徐发明一家,则是已经在新家里住上了一段时间了。他们一家有5口人,新房的一楼给老两口住,二楼则用来给儿子儿媳和孙子三口人居住。
“像这样三层的楼房,修建和装修拢共可能要30多万。”当地村支书告诉记者,“这笔费用大部分村民都无力承担,还好有政府补贴。”
据了解,地震以后,党委政府高度关注受灾群众房屋居住问题。像黄凡为例,一家五口总共领到的补贴到手有10来万。“这很大程度减轻了我们的压力。”谈到这里,黄凡的脸上露出了感激的笑容,“感谢政府,不然我们还不知道今年要在哪里过年……”
居住在泸桥镇新桥村的村民高青,对于新年有着自己的打算。当记者一行人见到他时,他正在县城中心的超市里购买年货。
见到记者一行人,他十分热情,一定要邀请大家去他的新家里坐坐。
与黄凡等人房屋构造不同,高青家的新房一楼被他们装修成门面,租赁给周边商家开了一家小店。二楼和三楼才是他们一家人的生活区。“平时女儿女婿都在外地工作,到过年了才回来,家里平时就我们老两口,住两层楼够了。”高青这样说道。
随后,他跟记者介绍说,女儿女婿平日在安徽上班,前两天冒着大雪赶路回家,直到昨天半夜才到家里。“家里人都团聚了,现在可以好好准备过年了!”
记者从高青处得知,他们家原来的老房子在地震后被鉴定为C级,但是老屋没有圈梁,非常危险。于是他们在当地政府部门的建议下,选择了原址重建。
“新房子住着肯定心里更踏实!”高青笑着说道。
临行时,高青将刚买的瓜子花生抓了一把塞到记者和工作人员的手里,一定要大家收下。“我们能搬进新家,最要感谢的就是党和政府对我们的关心。马上要过年了,我们也没有别的能表达心意的,就送你们一把花生,祝你们新年红红火火!”(记者 骆寓言)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