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阅读
|
手机版
您的位置: 首页 >新闻>新闻动态>详细内容
目录
目录X

32金87牌!“十四冬”四川体育代表团名列全国第三

来源:51网 发布时间:2024-02-28 15:48:47 浏览次数: 【字体:


51网讯(记者 黄瑞)2月27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四届全国冬季运动会(以下简称“十四冬”)在内蒙古呼伦贝尔市落下帷幕。本届“十四冬”四川体育代表团共派出655名运动员参加169个小项的争夺,经过全体运动员的团结奋进、顽强拼搏,四川体育代表团获得32金26银29铜共87枚奖牌,参赛人数、金牌总数、奖牌总数均列全国第三位,创造了四川省参加全国综合性运动会历史最好成绩。

五年来,四川体育深入推进冰雪运动“南展西扩东进”战略,实施了一系列发展措施和战略,完成一次又一次“破冰”之旅,不仅实现了2022年北京冬奥会5人参赛的突破,更在本次“十四冬”赛场上惊艳亮相、闪耀全场。

提早谋划布局,注入强省建设新活力。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我省深入实施四川体育“123456”发展战略和竞技体育“金牌战略”。大力发展四川冰雪运动,选派得力干将组建四川体育职业学院冬季运动管理中心;广纳全国优秀冰雪人才,成功引进多位国家级教练员和知名运动员,迅速建成短道速滑、花样滑冰、女子冰球、冰壶、单板滑雪、自由式滑雪、冬季两项、速度轮滑、滑板等9个项目共10支专业队。同时,为让冰雪经济与冰雪运动同样升温,省体育局积极引导和带动全省各市、州和社会力量新建及改扩建冰场、雪场(旱雪场)35个;每年举办四川省“全民健身冰雪季”活动,线下服务3000余万人次、线上互动突破1亿次。此外,为培养和发掘更多优秀人才,我省重点围绕青少年等群体,每年在全省举办速度轮滑、短道速滑、轮滑冰球等五个大项比赛,同时与6个市州共建冰雪运动后备人才基地,推动不少于8个市(州)成立速度轮滑、轮滑冰球、滑板项目市级代表队,为优秀苗子搭建更专业的成长平台。

锻造过硬作风,展现川体精神新面貌。我省始终践行弘扬“爱祖国、雄川体、闯新路、争第一”的四川体育精神,围绕责任人、教练员、领队、运动员等8类人员出台“半军事化管理”行为准则,在运动队的早操、行为规范管理、思想政治教育,以及“三从一大”训练等方面常抓不懈。最终这群“四川娃儿”不负众望,在“十四冬”比赛中创造了一个又一个惊喜。

跨界跨项选材,孕育川冰未来新希望。我省联动体操、跳水、田径、曲棍球等省专业二线、三线队、市州各体校进行“轮转冰”和跨界跨项人才选拔,为运动员提供了新的机会和选择。在四川参加本届全国冬运会竞技体育项目655名运动员中,不仅有单板滑雪U型场地邱冷、武绍桐、高弘博,钢架雪车黎禹汐,跳台滑雪宋祺武等参加过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选手,还有宋嘉华、李坤、宋佳蕊、潘禹辰、孟繁聪、熊诗芮、何廷佳、任浩然等一大批在国内国际赛场崭露头角的新人。其中,宋佳蕊、李坤带领四川短道速滑项目连夺“十四冬”青年组6枚金牌。而宋祺武作为我省本土跨界跨项选材的代表人物,从田径转项跳台滑雪后成绩突飞猛进,包揽本届冬运会跳台滑雪男子项目金牌,加冕“4金王”。

坚持开门办体,增添创新发展新动能。我省充分利用“十四冬”联合培养等相关政策,深入推进冰雪项目发展模式改革创新,通过交流引进、联合培养、企业合作、体教联合等方式,有机整合社会资源,为我省冰雪项目的发展提供了强大助力。“十四冬”备战期间共与11个省市,6家高校和俱乐部进行合作,联合培养苏翊鸣、齐广璞等奥运冠军、世界冠军、全国冠军90余人,共为四川夺得19金20银23铜共62枚奖牌,联合培养成绩位列全国第二。其中,张添翼在青年组短道速滑男子1500米的比赛中为四川拿下本届“十四冬”首金。苏翊鸣、刘昀琪、刘梦婷均成为“十四冬”的双冠王。年仅12岁的金书贤在花样滑冰公开组女子单人滑决赛中以185.27的最高分闪耀全场。

多方联动保障,助力川体事业新腾飞。2023年9月在全国率先成立“十四冬”四川体育代表团,设7个办事机构,并将体育、教育、人社、财政、医疗等部门及单位相关负责人纳入团部,将反兴防兴、安全保障、医疗保障、赛风赛纪、监督检查等涉及备战的重要环节贯穿于代表团工作始终。

编辑:thj
分享到: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