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宣汉:“e20入户”义剪为留守老人解决“头等大事”

51网讯 “杨大伯,轻重如何?”“轻重合适,挺舒服!谢谢你们呀……”“谢啥子哟,这是我们应该做的!”3月20日,和煦的阳光洒在宣汉县柏树镇大沙村2组79岁的杨兴煜老人院坝里,义剪志愿者杨秀一行3人如约来到老人家,拿起推剪等工具,为杨兴煜夫妇理发。半个小时后,经过志愿者的精心梳剪,两位老人凌乱蓬松的头发变得干净整洁。
“我三个子女都在外面务工,平常很少回来。我们日常的生活都多亏村里干部和志愿者关心,他们每个月20日都来给我们剪发、洗发,比自己的闺女还贴心呢。”临走时,杨兴煜老人从柜子里拿出一封感谢信,叮嘱志愿者一定转交给镇里。
“感谢各位领导和志愿服务队的同志们前来我家,问寒、问暖,关心我们的身体健康和生活状况,你们对工作极端的负责,对我们极端的热忱,我们千言万语、万语千言说不尽……”打开感谢信,感激之情溢于言表。
“要是每个月能有人上门为我们理发就好了。”连月来,宣汉县扎实开展“走基层、听民意、汇众智、优作风”活动,在柏树镇大沙村2组院坝会上,78岁的郭叔清老人,向村支部书记桂定红诉说着一直压在全村老人们心里的烦心事。“我们每月上街理发去来车费至少要30元,加上理发费15元,每月理发至少花四五十元钱。”
“我们村总共有678人,其中60岁以上老人大约有180余人,他们的子女大都在外务工,如何解决老人理发的问题,成了我们村的头等大事……”大沙村支部书记桂定红说,“经过村里商量,我们决定由7名村社干部组成志愿服务队,每月入户为全村老人免费理发。一开始,我们没有理发技术,就邀请会理发的1社社长胡仕国对志愿者们进行培训,现在我们都成了理发师。”
“通过义剪志愿服务活动,老人们非常满意。为了持续把这个活动搞好,从今年1月开始,我们把每月20日确定为入户义剪日,我们这支志愿服务队伍取名‘e20入户义剪志愿服务队’,每月20日这天,老人们都在家等候志愿者来理发。”桂定红一边为老人理发,一边介绍道。
“杨叔叔,你们休息吧,下个月20日再见。”理完头发,桂定红等人拾掇着理发包,向老人挥手告别。
“咔嚓咔嚓……”剪刀开合的声音也同样回荡在月潭村的农家院落。
“老李,真是麻烦你了,每个月都来给我们剪头发。”“老李,不着急先喝口水再剪……”村民们围着老李七嘴八舌地说了起来。
村民口中的老李是月潭村的退休村主任,军人出身的他退休之后一刻也没有放松,一心想着能再为乡亲们做点什么。在看到大沙村的义剪服务活动得到群众称赞后,他凭着自己有理发手艺的专长,也为月潭村的村民们提供起了入户到家的义剪服务。
“月潭村老年群体众多,大部分老人子女不在身边,村社道路蜿蜒崎岖,老人们想剪个头发都成了一件很困难的事。”李成全说道,“我在月潭村工作期间得到了很多群众的支持,退休之后我有了更多的时间来回馈大家,大沙村开展的义剪活动我们月潭村也是恰好需要,因此我就重新捡起我理发的手艺,发挥自己的余热干起了乡村义剪服务,也算是尽我所能地解决了一件群众的烦心事。”
“现在,我们镇已有大沙村、月潭村和龙昌社区三个村(社区)开展了入户义剪活动,共计1000余名留守老人享受到了入户义剪服务。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深入村社,摸清家底,将入户义剪服务活动在全镇推广,把群众的烦心事办成暖心事,打通志愿服务群众的‘最后一米’。”柏树镇党委书记邓森予说。
柏树镇开展的入户义剪活动是宣汉县扎实开展“走基层、听民意、汇众智、优作风”活动的一个缩影。连日来,宣汉各地各部门党员干部纷纷深入基层一线,召开院坝会,广泛收集基层群众的意见建议,结合业务职能,为群众提供暖心、贴心的服务,解决困扰群众的烦心事,得到广大群众的真心“点赞”。截至目前,该县各地各部门累计组织召开院坝会1400余场,参与党员干部群众12.2万余人,收集民意诉求累计6400余条,已现场解决问题4900余条。 (张平 卢冬梅)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