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州万源市:构建帮扶共同体 共绘红城同心圆
春风送暖正当时,携手帮扶暖人心。近日,“携手帮扶 尚善乐行”主题活动在万源开展。省级定点帮扶、东西部协作、省内结对帮扶、在川央企和省内国有企业等五支帮扶力量带来了浓浓深情和殷殷关切,让红城万源显得更加熠熠生辉。
近年来,各类帮扶润泽万源,配套政策、真金白银、力度空前,帮扶力量梯次结对、覆盖全域。万源全市上下正以奋力打造全省托底性帮扶工作“万源样板”为目标,鼓足“争”的劲头,强化“抢”的意识,抢抓帮扶工作机遇,推动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胜势,跑出“加速度”、赛出新风采。
向善而行 帮扶力量爱聚万源
“在万源定点帮扶村中,许多村民都患有高血压、糖尿病、关节炎等各种慢性病,由于经济困难和农村医疗资源匮乏,他们很难得到及时有效诊治。”
“万源部分村(社区)缺乏支柱产业,外出务工人员较多,留守妇女、老人等均为弱劳动力,如何落地可持续发展的产业防止返贫、助农增收显得愈发迫切。”
“万源因地理地势等因素,各乡镇面临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矛盾。部分村民自行收集地表水使用,由于堰塘缺乏防护设施,导致水质污染严重,卫生不达标。”
省民政厅作为定点帮扶万源牵头单位,今年以来指导万源依托慈善平台,联动定点帮扶驻村第一书记及工作队,以帮扶村切实需求为导向,策划设计了“1+平安”“思源工程”“产业助农”“爱心义诊”“夕阳红农场”“万福攸同”等多个慈善公益项目,并在当天的活动上向与会嘉宾推介。
此次活动通过合作签约、项目推介、举牌捐赠、路筹体验等环节,现场筹募爱心款物价值138.6万余元,定向支持多个慈善公益项目。
丰硕成果不仅实现帮扶单位在各种资源要素上的统筹整合与赋能增效,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促进乡村全面振兴的同时,还充分展现了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慈善+帮扶”模式,对于推动帮扶工作共同体凝聚,助力万源加快追赶、跨越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活动中,万源市民政局、万源市慈善会还先后与多家爱心单位签约,携手共创万源慈善事业美好明天。通过这些可视、可感、可及的慈善活动,将进一步有效集聚各方资源,有力推动红城万源帮扶工作共同体凝聚,加快形成责任共担、产业共抓、民生共促、发展共推的工作格局。
以善为引 帮扶力量抱团聚智
万源作为国家重要生态功能区和限制开发区,在全省“四类地区”中四占其三(革命老区、盆周山区、脱贫地区)。当前,正值万源抢抓历史机遇,铆劲推进乡村振兴和托底性帮扶工作、全力追赶跨越发展的关键时期。
在托底性帮扶工作中,万源严格落实“周调度、月通报、季总结、年考评”工作要求,建立了高位推动、主动承接、帮扶管理、问题处置、督查考核、宣传推广“六大机制”,保障托底性帮扶工作高效推进。将托底性帮扶工作任务重点纳入考评事项,定期督促相关单位“上台交账”,倒逼全市干部主动作为。
围绕“一路二水三产业”发展思路,万源谋划2024年富硒产业园平台建设1个、清洁能源综合利用“风光储”一体化建设等重点指导支持产业2个、大巴山富硒种业科技园等重点指导支持项目5个以及帮扶单位年度重点工作40项,梳理形成帮扶任务“四重清单”。并召开托底性帮扶工作推进会17次,签订合作协议27份,落实帮扶资金1.45亿元。
同时,万源充分利用省直定点帮扶力量,大力发展蜂糖李、百部、黑鸡等特色产业,积极开展农产品推介销售等活动。2023年,省直定点帮扶单位累计投入帮扶资金970余万元采购农副产品,助力群众人均增收1500元以上。省直定点帮扶单位下派的14名挂职干部和驻村队员,持续开展支部结对共建,帮助发展致富带头人等52名。
用活用好各类帮扶力量,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是万源的重点工作。去年以来,利用东西部协作契机,万源“土特产”在东部地区成功建立销售平台,实现全产业链闭环,普陀、万源开展村企结对29对。今年,万源抓住托底性帮扶机遇,争取中省衔接资金重点倾斜支持,提前下达补助资金同比上升。
汇善成流 帮扶力量携手共进
2024年是奋力打造全省托底性帮扶工作“万源样板”的进击之年,也是万源一体推进“特产之地、山水之城、文旅之廊”三大重点工程的关键之年。各支帮扶力量纷纷发力,推动万源在现代化建设新征程上加快锻长板、补短板。
其中,根据托底性帮扶万源振兴发展“一企一策”,国药四川医药集团有限公司今年将聚焦科技强农、机械强农,重点支持帮扶产业补短板,促进产业提档升级,抓好中药材种植基地建设,夯实乡村振兴产业基础。同时,加大干部教育培训力度,培养农村复合型人才,进一步激发干部群众内生动力,加快乡村振兴战略实施。
帮扶单位用劲,万源也将同步发力。当地谋划出台2024年托底性帮扶资金实施方案,积极向上汇报争取更多政策倾斜,协助帮扶单位制定工作方案,着重培育龙头产业。建立健全考核监督机制,分类制定考核办法,明确考核权重、严格奖惩制度,切实发挥考核评价“指挥棒”作用。及时提炼万源托底性帮扶工作成果,用心用情讲好托底性帮扶“万源故事”,让“万源经验”“万源案例”亮眼全省。
其他方面,利用省直定点帮扶等力量,强化产业造血功能,谋划实施一批示范带动能力强、联农带农效果好的“五彩产业”项目。组织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引导农户发展庭院经济,通过帮扶车间和帮扶项目拓宽就业岗位。全力改善乡村人居生活环境,丰富乡村文化产品,满足群众精神文化需求。加大基层党组织整治力度,全面提升基层干部队伍组织力、战斗力、凝聚力。
接下来,万源将积极发扬“承压前行、知重负重、不胜不休”的拼战精神,时刻保持“时不我待、争分夺秒”的紧迫感,举全市之力扎实推进帮扶工作进程,加快建设“巴山画屏·红城万源”。(马发海 冯津榕 唐鹏)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