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阅读
|
手机版
您的位置: 首页 >新闻>新闻动态>详细内容
目录
目录X

成都种业集团助力蒲江农民专业联合社在荒地上、旱地上“种”出高产良田

来源:51网 发布时间:2024-05-13 16:36:28 【字体:

51网讯(记者 张杨)“这是旱地,种水稻能行吗?”5月13日,曾在今年早春时节,举办了首届蒲江油菜花音乐节的蒲江县西来镇敦厚社区再次忙碌起来。在已经收割了油菜的土地上,3台精播机同时作业,正在进行稻谷的播种。蒲江农民专业联合社计划着,等到这里成为一片金黄的稻浪时,在这里再策划办一个水稻丰收节,让游人们在稻花香里说丰年。围观的村民却对在旱地上种稻谷议论纷纷。

不过,在场的成都种业集团工作人员很快打消了村民的疑虑,因为这里正在播种的是可实现旱播旱管的节水抗旱稻。

节水抗旱稻,让油菜与稻谷接茬种

“这片地有500多亩,原本是撂荒的低效柑橘园,2023年,蒲江县全面整治低效果园和撂荒地,才将这块土地重新整理,请来市农林科学院作技术指导,聘请了专业社会化服务团队进行粮食生产。”土地业主代表陈波告诉记者,没想到这片土地种下油菜后,迅速形成了一片人人打卡的油菜花海,并催生了首届蒲江油菜花音乐节。

尝到农旅融合甜头的专合社,原计划在小春油菜收获后,实施水田改造,种植水稻,大春收获时再策划办一个水稻丰收节。但是,水田改造时间太长、投入也不小,如果衔接不好,误了农时,今年的种植收益肯定保不住。

就在专合社拿不定主意的时候,成都种业集团提出的全套解决方案,让他们面临的难题迎刃而解。“根据成都种业集团的方案,无需将土地改造成水田,可以直接在旱地上播种稻谷,既不误农时,还保证产量。”陈波告诉记者。

成都种业集团项目负责人邓斌告诉记者,根据复耕后地块的土壤、灌溉条件,他们为这块土地引入了节水抗旱性能突出、无需提前育秧、生育期短、可实现旱播旱管的特异性节水抗旱稻品种——旱优73。

“敦厚社区这块地非常适合应用这个品种与油菜接茬,既能不误农时,又能节省育秧、机插等生产成本,稳定种粮收益。”邓斌告诉记者,2023年旱优73在川内引种测试中10个试点平均亩产量632.30公斤,节省灌溉水达50%,节约肥料约30%,可应用场景多、推广价值高。

“品种+技术”,在旱地上“种”出高产良田

据成都种业集团相关负责人介绍,此次为蒲江县西来镇敦厚社区的复耕地引入节水抗旱稻,只是该集团与蒲江农民专业联合社合作开展复耕复种地高效稳产示范区打造的举措之一。

该集团还以创建四川节水抗旱稻工程技术中心为契机,整合了四川农业大学、成都市农林科学院、四川云海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等单位技术力量,对敦厚社区这处复耕地进行全过程“跟踪式”技术指导。

“针对节水抗旱稻旱种旱管的特性,大春季生产将配套轻简化机械直播技术,通过机械代替人工、精量播种和无人机简化施肥,在减少成本投入的同时大大提升种植效率和种植收益”,成都市农林科学院研究员付绍红告诉记者,“全过程按照技术方案种植,管理得当的情况下,通过稻油周年轮作规模化生产,能做到种植收益持续稳定。”

邓斌告诉记者,此次合作是成都种业集团发挥地方国有企业资源整合能力,应用新质生产力,解决复耕地、旱地粮食种植难题的积极探索。在未来合作中,该集团将持续以“品种+技术”为牵引,集成“品种规划、技术指导、社会化服务、渠道赋能”等全产业链资源,形成“科研机构+国有企业+专业合作社”全程服务模式,集中力量化解复耕地种粮难、产粮少、种粮积极性不高等困境,促进农业生产效益转化和外溢,带动农业增产、农民增收。


编辑:thj
分享到: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