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阅读
|
手机版
您的位置: 首页 >新闻>新闻动态>详细内容
目录
目录X

珍稀野生动植物频频“出圈” 眉山生物多样性保护迈新台阶

来源:51网 发布时间:2024-05-22 14:06:55 浏览次数: 【字体:

51网讯(记者 刘聪)大熊猫、羚牛、小熊猫等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在瓦屋山频繁出镜;洪雅珙桐、青神萤火虫,岷江和青衣江候鸟迁徙被中央、省级媒体宣传报道130余次;四年来,在岷江、青衣江及其支流累计放流珍稀濒危及经济性鱼类1.85亿尾以上……


洪雅瓦屋山小熊猫

5月21日,记者从眉山市召开的“生物多样性 你我共参与”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作为全国划定的50个重要生态功能区和四川省划定的13个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域之一,眉山市持续筑牢生态保护屏障,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厚植绿色发展根基,扩大生物多样性保护格局,推动生物多样性保护迈上新台阶。

“我们联合交通运输、水利等多部门,连续7年坚持开展‘绿盾’自然保护地强化监督,不断升级自然保护地生态环境监管系统监测能力,取得良好成效。”眉山市生态环境局总工程师申小军告诉记者,这几年来,通过开展生物多样性调查、实施系列保护行动,青神县生物多样性族谱又添新成员,新发现的两种苔藓,刷新了四川凤尾藓新纪录。仁寿县黑龙滩水质持续向好,“水中大熊猫”桃花水母与我们翩然相见。珍稀野生动植物频频“出圈”,鲈鲤、山溪鲵等一度消失的“水中精灵”重新回到人们视线。

申小军表示,眉山厚实的生物多样性“家底”,不只依托“得天独厚”的自然禀赋,更有“后天加持”的体系保障。市委、市政府坚持把生物多样性保护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将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内容纳入全市第十四个五年规划纲要。一系列生物多样性保护规范性文件的出台和实施,让保护、修复、监督等生物多样性保护各环节有据可依,推动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落地落实。

“前不久,洪雅举办首届国际观鸟季活动,来自全国31个地区的300余名观鸟爱好者齐聚瓦屋山,探寻309种鸟类的足迹。而瓦屋山景区位于大熊猫国家公园眉山片区一般控制区。”对于大熊猫国家公园眉山管理分局科教保护部部长晏福全来说,“大熊猫国家公园四川1号碑”能落户眉山,正是眉山片区基础设施逐渐完善、生态修复处处开花的生动体现,当地生态的多样化成效显著,得益于党委政府重视,更有着广大巡护员用心用情的日夜守护。


会上,市农业农村局、市林业局有关负责人针对生物多样性就各自分管领域,介绍了具体的举措和成效。


会前,媒体记者还前往仁寿黑龙滩饮用水取水口、湿地宣教中心、生态沟等点位实地采风。

编辑:AH
分享到: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