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阅读
|
手机版
您的位置: 首页 >新闻>新闻动态>详细内容
目录
目录X

达州达川区聚焦“示范带”争当区域协作“排头兵”

来源:51网 发布时间:2024-06-22 13:45:10 【字体:

51网讯 近年来,达州市达川区紧扣“双城圈”战略所指、聚焦“示范带”发展所需、立足达川区自身所能,坚定践行“两山论”,争当区域协作“排头兵”,与川渝两省市明月山七区县共同发力,6月19日,在达州达川区举行的共建明月山绿色发展示范带党政联席会第七次会议的数据显示:五年来,明月山绿色发展示范带建设成效显著,经济总量从2610亿元增长到3240亿元,占川渝两省市比重由3.1%提升至3.58%。

2020年1月3日,党中央作出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重大战略部署。一个联动川渝、引领西部,践行“两山论”、厚植“绿底色”的区域共建合作平台——明月山绿色发展示范带应运而生。达川地处“双城圈”北翼、明月山以西,是中国西部百强区、四川省乡村振兴先进区,享有“中国乌梅之乡”的美誉,自“示范带”开始运行,该区着全力投入,过去可圈可点,当下主动作为,建设“示范带”。

四个全力 共建“示范带”

据了解,五年来,达川区全力从四个方面发力。

唱响“融入之歌”。精准对接“示范带”《总体方案》和《发展规划》,梳理重大事项134项,编制专项规划9个。确立“一核双园四组团”战略布局,以万家、大树、南岳3个乡镇为核心,培育明月山粮经产业发展组团,编制乡村国土空间规划,引领区域深度融合、加快发展。

全力铺就“畅达之路”。深入实施“交通建设三年大会战”,协同推进成达万、西达渝“两高铁”和绕西、镇广、达万、城宣大邻“四高速”建设,省道202、省道305建成通车,389公里幸福美丽乡村路改造完成,6条环明月山旅游风景道提速建设,区域“一小时通勤圈”加快构建。

全力做好“发展之功”。成功创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1个、省星级现代农业园区2个;国电投川东北高效清洁煤电综合利用项目/创造四川省火电项目争取落地新速度,丘陵山区现代农机装备产业园/获得国省专项政策重点支持;杨柳商贸物流园入选十大“省级现代服务业集聚区”,电商物流、汽车贸易领跑川东、辐射全国。

全力弹奏“协作之曲”。与兄弟区县签订《边界矛盾纠纷联防联调》等合作协议35份,开展社会治安、生态治理等联合行动460余次,受理“川渝通办”事项1.2万余件,举办传统文化展演110余场,省际边界共建“六联”机制被《人民日报内参》刊载,“一业一证一码”改革经验获人民网宣传推介。

多措并举 建设“示范带”

达川领导班子表示,共建明月山绿色发展示范带,是时代赋予的重大使命,也是区域协同发展的重大机遇。该区将聚焦建设“绿色一体化制度创新试验田、生态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示范区”三大目标,与兄弟区县一道,同心同向、善作善成,合力推动“示范带”建设行稳致远。

产业共育,做强发展“主引擎”。坚持“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高位打造双石热电联产循环经济园、丘陵山区现代农机装备产业园,培育壮大智能装备、绿色新型建材等主导产业,增强发展驱动力。协同发展柑橘、乌梅等特色优势产业,提档升级蔬菜、糯稻现代农业园区,延伸产品供应链、精深加工链,叫响区域公共品牌。建成万达开电商直播基地,优化百里竹海、乌梅山等精品旅游线路,申办国省级文化体育活动,打造区域消费高地、研学基地和周末游目的地、打卡地。

基础共建,畅联交通“大动脉”。聚焦“外联、互通、内畅”目标,协同推进国省干线和县乡道路联建、联管、联运,配合推进“两高铁”“四高速”建设,提速推进达石快速、省道204等重点项目,畅通跨界“断头路”、景区直连路、美丽乡村路,实现客运班线有序覆盖,打造立体互联交通网络。积极参与多式联运“一单制”试点,联合建设大宗物资、冷链物流区域配送中心,推动“交通+邮政”“快递+邮政”融合发展,构建高效便捷物流体系。

服务共享,织密民生“保障网”。以打造“高品质生活宜居地”为引领,协同推动跨区域医疗联合体、教育共同体建设,建立医疗、教育资源共享机制,推进公立医院检查检验结果互认,争取更多事项纳入“川渝通办”,推动区域公共服务协同化、智能化、便捷化。建成达州人力资源产业基地,探索人力资源共享模式,开展专业人才交流互派,构建多功能、集成化就业服务网络。

环境共治,筑牢发展“压舱石”。坚持“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实施铜钵河流域美丽河湖建设项目,打造明月山森林及生物多样性生态功能区,加强跨界河流、农村水系综合治理,以及农村面源污染治理,共建长江上游绿色生态走廊。完善平安联创、区域联防、网格联动工作机制,深化安全生产、灾害防治、生态保护等领域联合执法和司法协作,防范化解各类风险隐患,不断提高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吴小平)

编辑:yy
分享到: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