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阅读
|
手机版
您的位置: 首页 >新闻>新闻动态>详细内容
目录
目录X

2024首届核酸四面体产业发展论坛在蓉举行

来源:51网 发布时间:2024-07-08 15:35:56 【字体:

51网讯(记者 雷琰)7月7日,由成都市金牛区人民政府指导,口腔疾病防治全国重点实验室(四川大学)、四川省口腔生物材料工程中心主办的2024首届核酸四面体产业发展论坛在成都举行。本次论坛旨在深入研讨核酸四面体技术的最新发展动态、研究成果及其产业应用与市场潜力,从而进一步推动该技术在生物医药领域的蓬勃发展,实现产学研深度融合。


近年来,我国核酸药物高速发展,但缺少高效安全的递送工具,核酸四面体作为新型基因和药物的递送平台,打破了国外在该领域常年的技术和专利封锁,实现了领先全球且自主可控的“中国方案”和“中国技术”,填补了我国该领域的产学研空白,并在多个应用领域取得了显著的产业转化成果。核酸四面体由四条DNA单链折叠,形成正四面体结构,具有高度稳定性、可编辑性和低免疫原性,为DNA纳米技术发展带来了新的可能性。

当天,多位领导和专家共同为“核酸四面体联合工程中心”揭牌。该中心由成都市金牛区人民政府、口腔疾病防治全国重实验室、云海生物共建,旨在培养高能级核酸产业人才、开展核酸四面体新课题研究、持续产出相关国内外专利、产学研紧密结合、为打造创新药产业集群奠定扎实基础。  


据了解,2006年中国科学院院士樊春海团队基于DNA折纸技术构造出一幅中国地图,展示了DNA纳米结构在构建复杂图形方面的巨大潜力。受樊春海院士框架核酸理论的启发,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学院党委副书记林云锋教授于2013年开始核酸四面体在医学领域的应用研究,发现其能够调控大量细胞生物学行为,并可用于药物和基因的递送。

“作为研究者,我们不仅要关注实验室中的创新,更要致力于这些技术的临床应用和产业化,将科技创新成果转变为人民生命健康的切实保障。”樊春海院士在致辞中说,核酸四面体技术在眼底病治疗、抗肿瘤治疗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研究进展,未来的前景令人振奋,相信通过此次论坛,该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将有更多突破。

林云锋教授介绍,团队近年与多家机构合作研发,核酸四面体眼科药物已进入临床前阶段;同时在神经退行性疾病(如渐冻症)、骨关节病、皮肤修复、生发等领域进行探索性开发。核酸四面体可通过生物合成的方式制备,并应用于医美和护肤品,截至2023年底7款妆字号产品已上市,包括雅诗兰黛在内的多家顶级厂商均对核酸四面体的应用表现出浓厚兴趣。

据了解,以林云锋教授团队为核心班底的云海生物,基于团队发明的核酸药物递送系统,构建云海核酸四面体通用技术平台,在全球范围内管理运营相关专利,自主或与产业伙伴合作研发,多维度助力该技术在核酸药物与非药方向的转化与产业化。目前,云海生物已受让26项核酸四面体专利,总价值超过千万元。

编辑:AH
分享到: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