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高铁工务段:打好防洪“组合拳” 全力筑牢防洪安全网
51网讯(刘艳丽 王黔川 记者 雷琰)“本轮降雨雨量大,超往年极值,雨情变化快,我们要时刻提高警惕,随时准备应对各类险情。”7月16日20时,中国铁路成都局集团公司成都高铁工务段江油桥路车间剑门关桥路检查工区工长王文科顶着暴雨,前往网格点。
7月以来,四川东北片区经历多番强降雨,该段组织车间党员、青年抓实抓细防洪防汛各项举措,全力保障汛期高铁运输安全。
雷电、暴雨......预警不停,成都高铁工务段管内西成客专最大小时雨量值达30.3mm。此时,该段安全生产调度指挥中心灯火通明,观云追雨组的工作人员紧盯着屏幕,警报声此起彼伏,值班人员密集发出一条条紧急指令,一支支巡查队伍火速响应,以最快速度奔赴防洪前线。
17日8时,绵阳桥路检查工区赵鑫动身前往绵阳水利局24小时防洪驻守,时时观看水位监测系统,追踪涪江汛值水位和校核水位及水流量、水库的蓄水量情况。
“我们要隔两小时对总体情况、水位详情、水库水限情况、河流超警戒情况及相关照片报备一次数据。”赵鑫说道。同时该段派员进驻广元市水利局,追踪广元至剑门关区间嘉陵江、清江河、白龙江、紫兰坝水库、宝珠寺水库等汛情。
在西成高铁管内340余公里的线路上,该段组织了专人对23座行洪桥进行看守。对上下游文站的洪水流量、流速、水位信息,上游船只、罐体等大型漂浮物,上游50公里范围内有流域关系的水库、水电站、拦河坝的泄流情况进行全面观测,确保高铁安全万无一失。
12时,王文科带上防护包、砍刀、对讲机等带领工友开始清理水篦子堵塞物,一锹一锹地将杂物铲除,直至排水通畅,隐患消除。随后,他们再拿着工具继续赶赴下一个防洪点。
剑门关桥路检查工区李耀东则在另一组,负责对金家岩隧道进行巡查。此处是土质检查道,暴雨过后,路基湿滑,加之地形复杂,给检查工作带来了不小的挑战。在检查过程中,一不留神的李耀东摔了一跤。背上沾满了泥浆,但他没有停下脚步,继续着他的巡查之路。
暴雨仍在继续,一场场防汛守卫战,仍在风雨中打响,成都工务段工作人员彰显责任与担当,合力共为,打好“组合拳”,为高铁安全运行保驾护航。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