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阅读
|
手机版
您的位置: 首页 >新闻>新闻动态>详细内容
目录
目录X

绵阳江油三合镇:如何“出圈”全国百强

来源:51网 发布时间:2024-08-09 17:48:16 【字体:

51网讯(马鼙 记者 吴健)近日,2024乡镇高质量发展交流会召开。会上揭晓了《2024中国西部地区综合竞争力百强镇名单》,其中,绵阳江油市三合镇上榜,名列西部地区综合竞争力百强镇第37位,全省第4位。

2024年1至6月,江油市三合镇工业规模工业总产值172亿元、增速28.3%;农业新增专合组织3户、家庭农场5个;北林附子养生基地、杨家庵村吉蜀农牧生态养殖、石岭村吒小梨等一批文农林旅融合项目发展势头迅猛;三产新增限上商贸企业和规上服务业7家,限上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增速12%以上;投资签约项目10个,其中5亿元以上项目5个,开工在建项目18个,跟踪在谈项目6个,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2.2亿元;新入库项目数20个,入库总投资20亿元。

做强产业,让镇域经济发展“高质量”更凸显

“这是亚洲最大的6000吨快锻机。”跟随六合特材公司特冶中心,技术副主任韦家的脚步,一座配有几根粗大液压杆的机器出现在记者眼前。

国际最先进的合金钢棒线材连轧生产线、国内领先的4500吨水压锻造生产线、德马吉五轴数控加工中心等高端制造装备,虽齐聚三合镇,但却分散在境内各企业中,无法形成合力。

政府“红娘”,企业“联姻”。攀长特、四川长瑞循环科技等集群企业率先“牵手”,随后,集群内不断出现内部合作——鸿翔特钢的电渣炉以优质低价对集群17家企业开放,鑫川特钢建有西南地区最专业化的热处理中心,为攀长特、长祥特钢、六合特材等19家企业提供热处理加工。据统计,2023年,集群内的制造资源集约共享节约成本近1千万元。

作为国家级特冶新材料产业集群的主要承载地,以工业为主导的三合镇在江油市委市政府“一镇一策”的引领下,坚持以园聚链、以链集群,引入特冶新材、装备制造、先进结构件等高质量项目,大力发展高性能复合材料、关键电子材料、绿色节能材料等重点产业,努力打造具有江油特色、镇域影响力强的产业集群。

据了解,目前,三合镇已新招引主导产业项目7个,总投资11.2亿元。镇党委书记范中林道出未来发展方向:“持续在壮大经济总量与优化产业结构上双向发力,努力打造以热电联产循环经济为依托的高质量产业发展承载地。”

算大账,让镇域底部支撑“迭代升级”更有力

走进四川陆亨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只见各类机器设备在全速运转,工人们正有条不紊地进行生产作业。四川陆亨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主要做余热锅炉,全国市场占有率达70%以上,目前国内只有三家做这个工业硅的余热锅炉。去年产值是五个多亿。

传统产业并非低端产业,只有夕阳技术没有夕阳产业。脱离实际,一味地“贪大求新”,会导致同质化竞争,甚至是“在别人的墙基上砌房子”。把“家底”盘活,该发力的领域坚决发力,该舍弃的产业果断舍弃,因势利导、扬长避短。三合镇紧紧围绕“2+1”产业定位,在巩固特冶新材、机械制造产业主导地位的基础上,推动包括陆亨能源在内的传统企业企业扩建技改,推动新质生产力加快形成。

江油智能腾科创新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成立于2022年3月,是一家专业从事高端智能机电一体化设备的设计、制造、技术开发及服务的厂家。

“这两年借助三合镇不断优化和改善的营商环境,让我们拥有了良好的发展环境,从人才引进、固定资产投资奖补等方面,企业都得到了政府的帮助,今后我们将继续利用优势条件,紧抓政策支持,将企业做大做强。”公司副总经理谭辉说道。

权衡取与舍,“跳出产业看产业”“跳出本地看本地”算大账。三合镇全力当好服务企业的“店小二”,优化营商环境、成立三合商会、组建工作专班、建立“供需”台账,贴近企业实际提供精准服务,破解企业发展难题,做企业的坚强后盾。

编辑:AH
分享到: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