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多灾种预警“大喇叭”首次发出多灾种预警风险提示
51网讯 (记者 雷琰)8月15日,记者从德阳市应急管理局和成都高新减灾研究所(简称“减灾所”)获悉,8月14日,德阳市什邡市、绵竹市的一些民众听到了“大喇叭”发出的山洪泥石流风险预警提示。公开资料表明,此次预警为中国首次多灾种预警广播系统向民众发出风险预警。
8月14日14时至16时,德阳市什邡市、绵竹市有局地强降雨,降雨最大值46mm。基于卫星、雷达及雨量站监测数据,由德阳市应急管理局建设的德阳市自然灾害综合预警平台于14时57分、14时58分,分别发出了什邡市蓥华镇柿子坪村、绵竹市广济镇三江村的山洪泥石流黄色风险提示,上述村庄及其周边5千米范围内的24台的多灾种预警广播发出含有风险点位置的灾害预警语音提示。
德阳市应急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2023年,德阳市在在绵竹市、什邡市的7个山区乡镇54个村建成了中国首批多灾种预警广播系统,内置了地震预警、及滑坡、泥石流、山洪等灾害的短临预警功能。其中,地震预警功能建成即上线,而滑坡、泥石流、山洪等多灾种风险预警功能,则经过近1年的离线试运行,于8月12日进入在线试运行。针对8月14日的短临风险预警,该负责人表示,此次预警表明了面向公众的多灾种预警技术系统的可行性和初步成效,将继续探索推进灾害短临预警工作,以提高预警可靠性、精准度,更好服务民众的应急避险。
四川大学教授、地震预警与多灾种预警四川省重点实验室主任、成都高新减灾研究所所长王暾博士表示,14年来,减灾所与德阳市相关部门持续共同开展灾害预警领域的技术创新和成果应用,例如,2010年,德阳市参与建成了中国首批地震预警网的建设;2015年,德阳市举行了中国首个市县乡三级联动地震预警演习;2018年,德阳市启动了电视地震预警,成为中国首批启用电视地震预警的市州;2023年德阳市建成中国首个多灾种预警广播系统,这些试点示范有力促进了中国预警行业发展。下一步,减灾所将与有关单位一起持续优化多灾种综合风险预警算法、进一步提升预警信息靶向发布的精准度、逐步建立完善综合风险预警信息联动生产安全的技术链路,以助力减少人员伤亡、减少次生灾害。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