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充市召开嘉陵江(南充段)美丽河湖建设工作新闻发布会
51网讯 (金鑫 樊正太 记者 魏勇)8月29日上午,南充市生态环境局召开“南充市嘉陵江(南充段)美丽河湖建设工作”新闻发布会。
发布会上介绍,南充市先后出台《嘉陵江南充段绿色生态走廊建设总体规划(2015—2025年)》《南充市嘉陵江流域水生态环境保护“十四五”规划》等政策文件,实施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三年推进、两年攻坚行动,淘汰落后产能企业47户,引进82户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嘉陵江(南充段)6个国考断面水质长期稳定保持Ⅱ类及以上,调查到的鱼类物种种群数从10多年前的40种增加至目前的72种,全市森林覆盖率提升至41.7%,创建国家级湿地公园5个、森林公园4个,国、省生态文明示范县3个,创成全国清洁能源示范城市,创成国省级绿色园区5个、省级生态环境法治示范园区2个、近零碳排放试点园区2个。全市在全省率先出台乡村污水处理条例等5部地方性法规。
据悉,在推进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和“十年禁渔”方面,南充全市已创建化肥农药“双减”示范区59个。全市退捕渔民转产就业率、养老参保率、兜底保障率均实现100%,累计查处渔政违法案件1425件,投放流鱼苗1300余万尾。
在嘉陵江生态走廊建设和湿地修复保护工作方面,南充全市已完成嘉陵江绿色生态走廊建设任务98.1%,在全省市(州)级层面率先编制《南充市湿地保护总体规划》,全市现有湿地面积约2.65万亩,全部为滩涂湿地,截止目前,我市建有5个国家级湿地公园,湿地保护率达60%。在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和雨污管网建设方面,中心城区、县城、建制镇污水处理率分别达到98%、95%、76%以上,生活污水处理厂污泥无害化处置率达到100%。
南充全市注重强化水资源红线管理,建立完善水资源刚性约束指标体系,强化嘉陵江干流10个省级调配系统控制断面预警处置和动态监管,10个控制断面最小下泄流量日均满足率达90%以上。注重强化水域岸线空间管控,制定嘉陵江等5条流域面积1000平方公里以上河流岸线保护和利用规划,完成99条流域面积50平方公里以上河流河道管理范围划定,大力开展河湖“四乱”问题整治,排查问题点位810个,拆除各类违建166.2万平方米,恢复嘉陵江岸线58公里,复绿面积3000余亩,取缔非法砂石堆码场547处,取缔非法码头48座,嘉陵江河道管理范围内的所有砂石加工厂和堆码场全部拆除取缔。全市有8个区县获得水利部“节水型社会达标县”荣誉称号,已完成辖区内流域面积50平方公里以上的99条河流河道管理范围划定工作,制定流域面积1000平方公里以上河流岸线保护和利用规划,注重强化河湖长制统筹合力,建立健全了以市委书记、市长为总河长的四级河长工作体系,全市共设市级河长29名、县级河长206名、乡级河长520名、村级河长2091名,实现全市河流四级河长、工作推进和责任落实全覆盖。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