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工来信】“回家吧幸福”的份量有多重 ——致2025年“全国先进工作者”胡祥雨的一封信
“回家吧幸福”的份量有多重
——致2025年“全国先进工作者”胡祥雨的一封信
尊敬的胡警官:
我经常在有孩子失踪的离散家庭终于团圆的新闻里读到您的名字,也读了不少以您为主角的报道,2025年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名单里,您赫然在列。是您和同事、志愿者们不辞“千辛万苦”、理清“千头万绪”、跨越“千山万水”,凭着蛛丝马迹,在茫茫人海里为走散多年的双方重新建立至亲联系,让沉重的心愿一朝得偿,让忧苦之泣化作喜悦之泪。我忽然想起电影《失孤》主题曲《回家的路》的歌词:回家吧幸福,幸福能抱一抱父母。没有人比你更明白这条回家路有多曲折,“回家吧幸福”的份量有多重,“抱一抱父母”的重逢有多温暖。
您的先进事迹,闪耀着真善美的光芒,我从中学到了三个关键词,不知确否,希望有机会得到您的指正。
一份责任,每次跨界都要“全力以赴”。自警犬技术专业毕业后,您与警犬相伴二十年,成长为全国警犬技术专家;转岗刑侦支队教导员,连续侦破3起沉积二十年以上的命案积案;负责妇女儿童维权工作,解救、找回失踪被拐妇女儿童730名。学的专业只是基础,干得专业才是追求。无论从事何种工作,您都怀着强烈的责任心投入其中,做得出色出彩,做出成绩。全力以赴自然能实现双向奔赴,做成功的事累积多了,也便成了事业。
一心求证,每次寻亲都会“深度钻研”。要想难关过得去,必须本领过得硬。就反拐寻亲而言,为了尽快、准确地回应寻亲者的关切,使可能的团聚早日到来,需综合运用DNA检测、大数据、人像比对等各类手段,从而提升精准度。不刻苦钻研、与时俱进怎么行?每一次重聚背后,无不凝聚着您与同事、志愿者的心血,无不得益于科技的助力。
一呼百应,每次团圆都需“多方合力”。您设立了“胡祥雨工作室”,以此为平台联合、整合更多资源,以便更好地处理求助信息,帮助更多人。随着工作力量的壮大,“一呼百应”并非夸张之词,它不只体现了您和工作室的号召力,更彰显了社会对妇女儿童维权工作的关注及支持,人心向善,人心助善。
正如受助者所言:“胡叔叔和寻亲志愿者影响了我一生。”这是对您最真诚的褒扬。以您为代表的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在促进事业发展、推动时代进步中发挥了示范引领作用,在扎实推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四川新篇章的征程中作出了重大贡献。作为普通劳动者,我以为,歌唱时代、赞美盛世的同时更要致敬劳模、学习先进,走对走稳走好今后的路。
最后,我还想向胡警官透露一件埋藏心底已久的事。我的三姨于二十余年前离家出走,至今下落不明、音讯全无,亲戚数次提出通过寻亲平台找一找,但她的女儿无动于衷,旁人只能干着急。因此更觉那些日思夜想亲情不减之爱、不遗余力四处寻觅之行是多么珍贵。
祝愿更多失散之家在您和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尽早相聚。祝您身体健康。
仰慕您的:汤飞
2025年7月1日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